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纯粹经济损失之基本法理 | 第8-13页 |
(一)概念与特征 | 第8-10页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10-11页 |
1、间接经济损失 | 第10-11页 |
2、信赖利益损失 | 第11页 |
(三)分类 | 第11-13页 |
1、关联经济损失 | 第11-12页 |
(1) 反射损失(ricochet loss) | 第11-12页 |
(2) 转移损失(transferred loss) | 第12页 |
(3) 因公共设施封锁而受损 | 第12页 |
2、对错误信息的信赖而受损 | 第12-13页 |
3、产品的自体损害 | 第13页 |
二、纯粹经济损失赔付方式的比较法观察 | 第13-28页 |
(一)大陆法系的规范模式 | 第14-19页 |
1、法国的自由主义 | 第14-15页 |
2、德国的保守主义 | 第15-19页 |
(1)侵权责任 | 第15-18页 |
(2)合同责任 | 第18-19页 |
(二)英美法系的规范模式 | 第19-25页 |
1、英国的实用主义 | 第20-24页 |
(1)第一阶段,责任排除规则的建立 | 第20-21页 |
(2)第二阶段,责任排除性规则的弱化 | 第21-22页 |
(3)第三阶段,各案型处理规则的不确定性 | 第22-24页 |
2、美国的灵活模式 | 第24-25页 |
(三)两大法系的政策考量因素 | 第25-28页 |
1、诉讼闸门理论 | 第26页 |
2、价值位阶理论 | 第26-27页 |
3、法律体系平衡 | 第27-28页 |
三、纯粹经济损失赔偿制度在我国现状及赔偿路径选择 | 第28-36页 |
(一)我国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规定 | 第28-30页 |
1、民法通则 | 第28页 |
2、侵权责任 | 第28-29页 |
3、合同责任 | 第29-30页 |
4、其他相关规定 | 第30页 |
(二)我国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模式路径 | 第30-36页 |
1、纯粹经济损失与既有概念的协调 | 第31-32页 |
2、侵权法一般条款的扩张以及类型化路径 | 第32-36页 |
(1)对侵权法一般条款改进 | 第32-33页 |
(2)侵权法上的类型化 | 第33-34页 |
(3)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合同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