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Ⅲ族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VB族过渡金属硼簇结构与化学键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7页
   ·硼化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气相硼簇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硼裸簇的研究进展第11-14页
     ·金属硼簇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簇科学概述第17-18页
   ·簇科学研究方法第18-21页
     ·簇的实验研究方法第18-20页
     ·簇的理论研究方法第20-21页
   ·密度泛函理论第21-25页
     ·Thomas-Fermi模型第21-23页
     ·Hohenberg-Kohn定理第23-24页
     ·Kohn-Sham方程第24-25页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25-27页
第二章 VB族过渡金属硼簇Ta_2B_x~(-/0)(x=1-5)的结构演化与化学成键的理论研究第27-43页
   ·前言第27-28页
   ·实验背景第28-30页
   ·计算方法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42页
     ·计算结果第31-36页
       ·Ta_2B~(-/0)第31页
       ·Ta_2B_2~(-/0)第31-33页
       ·Ta_2B_3~(-/0)第33-34页
       ·Ta_2B_4~(-/0)第34-35页
       ·Ta_2B_5~(-/0)第35-36页
     ·光电子能谱模拟与分子轨道分析第36-41页
       ·Ta_2B~-第37-38页
       ·Ta_28_2~-第38页
       ·Ta_2B_3~-第38-39页
       ·Ta_2B_4~-第39-40页
       ·Ta_2B_5~-第40-41页
     ·Ta_2B_x~-(x=1-5)的结构演化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VB族过渡金属硼簇Nb_2B_x~(-/0)(x=1-5)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成键的理论研究第43-59页
   ·前言第43-44页
   ·计算方法第44-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58页
     ·计算结果第45-50页
       ·Nb_2B~(-/0)第45页
       ·Nb_2B_2~(-/0)第45-47页
       ·Nb_2B_3~(-/0)第47-48页
       ·Nb_2B_4~(-/0)第48-49页
       ·Nb_2B_5~(-/0)第49-50页
     ·光电子能谱模拟与分子轨道分析第50-55页
       ·Nb_2B~-第51页
       ·Nb_2B_2~-第51-53页
       ·Nb_2B_3~-第53-54页
       ·Nb_2B_4~-第54页
       ·Nb_2B_5~-第54-55页
     ·Nb_2B_X~-(x=1-5)的结构演化第55-57页
     ·Nb_2B_x~(-/0)(x=1-5)与Ta_2B_x~(-/0)(x=1-5)簇合物的比较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VB族过渡金属硼簇M_2B_X~(-/0)(M=V Nb,Ta;x=6-7)的理论研究第59-76页
   ·前言第59-60页
   ·实验背景第60-61页
   ·计算方法第61-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74页
     ·计算结果第62-67页
       ·Ta_28_6~(-/0)第62-63页
       ·Ta_28_7~(-/0/)第63页
       ·Nb_28_6~(-/0/)第63-64页
       ·Nb_28_7~(-/0/)第64-65页
       ·V_2B_6~(-/0/)第65-66页
       ·V_2B_7~(-/0/)第66-67页
     ·光电子能谱模拟与自旋密度分析第67-72页
       ·Ta_2B_x~-(x=6-7)第68-69页
       ·Nb_2B_x~-(x=6-7)第69-71页
       ·V_2B_x~-(x=6-7)第71-72页
     ·双锥结构M_2B_x~(-/0)(M=V Nb,Ta;x=6-7)的分子轨道和化学成键分析第72-74页
     ·M_2B_x~(-/0)(M=V,Nb,Ta;x=6-7)簇合物结构分析第74页
   ·小结第74-76页
总结第76-78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91页
致谢第91-92页
附录第92-97页
个人简历第97-98页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烷基化聚丙烯酸钠与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流变性质及其光响应性
下一篇:Zr,Ti基的配位聚合物和CdS组成的复合光催化剂在光催化制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