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1 前言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氮循环与草原农业生态系统 | 第13页 |
·硝化作用及其农业和环境意义 | 第13-14页 |
·土壤氨氧化作用 | 第14-15页 |
·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简介 | 第15-17页 |
·氨氧化细菌(AOB) | 第15-16页 |
·氨氧化古菌(AOA) | 第16-17页 |
·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Real-time PCR技术 | 第18页 |
·T-RFLP技术 | 第18页 |
·DGGE技术 | 第18页 |
·FISH技术 | 第18-19页 |
·其他方法 | 第19-21页 |
2 长期不同氮素梯度下氨氧化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分析 | 第21-3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1-26页 |
·样地介绍 | 第21-22页 |
·采样时间和方法 | 第22页 |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第22页 |
·土壤氨氧化潜势测定 | 第22页 |
·土壤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实时定量PCR分析 | 第23页 |
·T-RFLP分析 | 第23-24页 |
·克隆文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 第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26页 |
·结果 | 第26-29页 |
·土壤理化性质与氨氧化潜势 | 第26页 |
·AOA和AOB的丰度 | 第26-27页 |
·AOB和AOA的群落结构 | 第27-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3 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对pH的响应 | 第31-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1页 |
·样地介绍 | 第31页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31页 |
·土壤氨氧化潜势的测定 | 第31页 |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页 |
·实时定量PCR分析 | 第31页 |
·T-RFLP分析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结果 | 第31-34页 |
·土壤理化性质与氨氧化潜势 | 第31-32页 |
·AOA和AOB的丰度 | 第32-34页 |
·氨氧化古菌amoA基因的T-RFLP分析 | 第34页 |
·讨论 | 第34-37页 |
4 氨氧化微生物的富集培养 | 第37-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实验设计 | 第37-38页 |
·理化性质等指标的测定 | 第38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8页 |
·实时定量PCR分析 | 第38页 |
·克隆文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 第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3页 |
·AOA富集结果 | 第38-41页 |
·AOB富集结果 | 第41-4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