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的概述 | 第16-26页 |
| ·原始美术的特点 | 第16-18页 |
| ·儿童美术的特点 | 第18-20页 |
| ·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的共性与差异 | 第20-24页 |
| ·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在起源上的契合 | 第20-21页 |
| ·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功能上的一致性 | 第21-22页 |
| ·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的共性符号性特征 | 第22-24页 |
| ·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的差异性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和原始美术、儿童美术的血脉关系 | 第26-38页 |
| ·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产生的背景 | 第26-29页 |
| ·工业革命,平民化生产是现代艺术的产床 | 第27页 |
| ·传统艺术不适应平民化生活,另辟蹊径 | 第27-28页 |
| ·科学技术和人文哲学的进步,催生出新的观念 | 第28-29页 |
| ·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特点 | 第29-31页 |
| ·对传统艺术的颠覆 | 第29-30页 |
| ·追求内心世界的自由表达 | 第30页 |
| ·更强调形式感 | 第30-31页 |
| ·西方现代派绘画中借鉴原始美术和儿童美术的探索 | 第31-37页 |
| ·非洲之风——毕加索 | 第31-32页 |
| ·狂野之风——马蒂斯 | 第32-34页 |
| ·土著之风——高更 | 第34-35页 |
| ·童真的天空——米罗 | 第35-36页 |
| ·原始的行动派——波洛克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原始美术、儿童美术对西方现代绘画的贡献 | 第38-44页 |
| ·直观的情感表达 | 第39-40页 |
| ·单纯的创作风格 | 第40页 |
| ·无理性的表现形式 | 第40-41页 |
| ·异想天开的创作联想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原始美术、儿童美术对现代艺术的创作启示 | 第44-50页 |
| ·自由自在地创作 | 第44-45页 |
| ·发自内心和呼唤 | 第45页 |
| ·去功利性的心态 | 第45-46页 |
| ·更符合现代生活的形式美感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6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