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第二章 不动产登记的概述 | 第13-18页 |
| ·不动产登记 | 第13-14页 |
| ·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性质界定 | 第14-17页 |
| ·民事行为说 | 第15-16页 |
| ·行政行为说 | 第16-17页 |
|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 ·公信力理论 | 第18-20页 |
| ·权责相统一原则 | 第20页 |
| 第四章 我国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的现状 | 第20-30页 |
| ·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的现状 | 第20-26页 |
| ·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的立法现状 | 第20-22页 |
| ·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实践的现状 | 第22-26页 |
| ·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 ·没有明确登记机关的审查方式 | 第27-28页 |
| ·没有明确错误登记的行政赔偿原则 | 第28-29页 |
| ·没有明确登记机关的赔偿范围 | 第29页 |
| ·行政赔偿金来源单一 | 第29-30页 |
| 第五章 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30-44页 |
| ·确立登记机关的无过错赔偿原则 | 第31-34页 |
| ·完善不动产错误登记行政赔偿制度 | 第34-37页 |
| ·确立不动产错误登记的行政赔偿主体 | 第34页 |
| ·完善登记机关赔偿之后的追偿制度 | 第34-36页 |
| ·确立登记机关行政赔偿范围 | 第36-37页 |
| ·完善错误登记赔偿的相关配套制度 | 第37-44页 |
| ·明确登记机关的审查方式 | 第37-41页 |
| ·建立不动产登记的公证前置制度 | 第41-42页 |
| ·设定不动产赔偿基金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