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太阳活动周 | 第10-11页 |
·太阳耀斑 | 第11-12页 |
·GLE事件 | 第12-13页 |
·太阳质子事件 | 第13-14页 |
·行星际激波与磁云 | 第14-18页 |
·行星际激波 | 第14-15页 |
·日冕物质抛射 | 第15-16页 |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 | 第16-17页 |
·磁云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太阳活动周的幅度与活动区面积关系的统计研究 | 第19-25页 |
·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数据分析结果 | 第20-2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2-25页 |
第三章 GLE事件的统计分析 | 第25-33页 |
·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数据分析结果 | 第26-3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100 MeV太阳质子的统计分析 | 第33-47页 |
·数据分析 | 第35-39页 |
·数据分析结果 | 第39-45页 |
·100MeV质子事件与超级活动区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太阳周分布 | 第39-43页 |
·100 MeV质子PC成分的强度与耀斑和CME速度的相关系数 | 第43-44页 |
·100 MeV质子事件脉冲相时间与耀斑经度的统计关系式 | 第44-4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行星际激波与磁云位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 第47-68页 |
·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与磁云的基本属性 | 第47-48页 |
·磁云与其驱动激波 | 第48-50页 |
·激波与磁云/ICME相对位型的典型事例分析 | 第50-67页 |
·激波与ICME相对位型的卡通图 | 第50-52页 |
·典型事例的分析 | 第52-6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9页 |
·下一步的工作进展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