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励的建设工程物价变化风险分担最优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物价变化风险的普遍性 | 第10-11页 |
·物价变化风险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2页 |
·研究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现实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关键问题的提炼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第18-26页 |
·物价变化的文献回顾 | 第18-24页 |
·清单规范历史沿革 | 第18-19页 |
·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外合同体系研究 | 第22-24页 |
·风险分担的文献回顾 | 第24页 |
·激励理论的文献回顾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6-33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法律依据 | 第26-28页 |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范围确定 | 第28-30页 |
·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模型设计 | 第30-33页 |
·研究目标 | 第30-31页 |
·研究思路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法律依据 | 第33-42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相关规定 | 第33-36页 |
·清单计价规范相关强制性规定 | 第36-39页 |
·关于违反强制性规范文献研究 | 第36-38页 |
·清单计价规范属于强制性规范 | 第38-39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合同效力 | 第39-42页 |
·违反强制性规范合同效力研究 | 第39-41页 |
·合同关于无限风险的约定无效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范围确定 | 第42-56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范围 | 第42-43页 |
·按照费用比例确定可调范围 | 第43-46页 |
·现有地方政策规定 | 第43-45页 |
·相关规定适用范围 | 第45-46页 |
·按照费用类别确定可调范围 | 第46-50页 |
·现有地方政策规定 | 第46-48页 |
·强制评分法确定风险分担范围 | 第48-50页 |
·按照费用重要性确定可调范围 | 第50-56页 |
·现有地方政策规定 | 第50-52页 |
·主次因素分析法确定风险分担范围 | 第52-56页 |
第六章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的模型及激励系数调整 | 第56-67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原则及影响因素 | 第56-59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原则 | 第56-57页 |
·风险分担原则影响因素 | 第57-58页 |
·风险分担影响因素体系 | 第58-59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模型 | 第59-64页 |
·物价变化风险分担模型假设 | 第59-60页 |
·各方物价分担风险收益公式 | 第60-61页 |
·分担模型求解与最优值分析 | 第61-63页 |
·最优风险激励系数的确定 | 第63-64页 |
·算例分析 | 第64-67页 |
·项目背景及其假设 | 第64页 |
·风险分担能力度量 | 第64-66页 |
·风险收益改进措施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