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9页 |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史 | 第7-8页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概述 | 第8-9页 |
·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8-9页 |
·常用的电荷注入与传输材料 | 第9-12页 |
·空穴注入材料 | 第9-10页 |
·空穴传输材料 | 第10-11页 |
·电子注入材料 | 第11页 |
·电子传输材料/空穴阻挡材料 | 第11-12页 |
·荧光发光材料 | 第12-16页 |
·红光材料 | 第12-14页 |
·绿光材料 | 第14页 |
·蓝光材料 | 第14-16页 |
·理论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课题选择以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19-32页 |
·薛定谔方程 | 第19-22页 |
·电子相关作用 | 第22-23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3-24页 |
·电子激发态理论 | 第24-28页 |
·激发态衰减 | 第24-25页 |
·Kasha 规律 | 第25页 |
·荧光光谱和斯托克位移 | 第25-27页 |
·激发态计算的主要方法以及程序 | 第27-28页 |
·电子光谱理论 | 第28-31页 |
·Frank-Condon 原理 | 第29-30页 |
·选择定则 | 第30-31页 |
·本文理论计算的过程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以苯并噻二唑为基础的有机星形分子的光电性质研究 | 第32-48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 第35-39页 |
·前线分子轨道 | 第39-41页 |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 | 第41-42页 |
·电荷传输速率和重组能 | 第42-43页 |
·电子吸收光谱 | 第43-45页 |
·发射光谱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卟啉和四噻轮烯的芘取代衍生物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 第48-62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计算方法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 第49-52页 |
·前线分子轨道 | 第52-55页 |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 | 第55-56页 |
·电荷传输速率和重组能 | 第56-57页 |
·电子吸收光谱 | 第57-59页 |
·发射光谱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过和完成的论文 | 第77-78页 |
摘要 | 第78-80页 |
Abstract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