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1页 |
| 一、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一)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1页 |
| (二)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1-12页 |
| (三) 就业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 二、全国部分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借鉴 | 第13-15页 |
| (一) 黑龙江大庆市 | 第13页 |
| (二) 湖北潜江市 | 第13-14页 |
| (三) 辽宁阜新市 | 第14页 |
| (四) 陕西铜川市 | 第14页 |
| (五) 山东枣庄市 | 第14-15页 |
| 三、白山历史过程、转型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 第15-20页 |
| (一) 历史过程 | 第15页 |
| (二) 转型现状 | 第15-18页 |
| (三) 面临的形势 | 第18-20页 |
| 四、推进全面转型的总体构想 | 第20-22页 |
| (一) 全面转型的基本思路 | 第20页 |
| (二) 全面转型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 (三) 全面转型的奋斗目标 | 第21-22页 |
| 五、全面转型的主要措施 | 第22-27页 |
| (一) 以发展接续产业为重点,实现由传统资源型产业向接续替代产业转型 | 第22-24页 |
|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由林矿区城市向长白山生态园林城市转型 | 第24页 |
| (三) 加大对森林和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由生态环境恶化向生态环境优化转型 | 第24-25页 |
| (四)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滞后人民生活困难向和谐社会民生福祉提高转型 | 第25-26页 |
| (五) 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 后记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