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天津西青区城市风格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建筑都市主义时代城市风格濒临消失 | 第9-10页 |
·景观成为理解和介入当代城市的媒介 | 第10页 |
·西青区景观脉络促进城市风格鲜明化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拓展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范围 | 第13页 |
·以景观为媒介审视城市空间动态发展过程 | 第13页 |
·城市风格实施中植入城市品牌与市场营销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 | 第17-30页 |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基本内涵及谱系脉络 | 第17-20页 |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模型及关键技术 | 第20-22页 |
·城市风格要素构成体系 | 第22-24页 |
·城市风格概念界定 | 第22页 |
·城市风格构成要素 | 第22-24页 |
·景观都市主义实践案例评析 | 第24-30页 |
·景观塑造城市发展过程:拉·维莱特公园设计 | 第24-26页 |
·景观促进城市环境融合: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 | 第26-28页 |
·景观填补工业城市留白:废弃工业用地景观化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西青区城市风格演进 | 第30-47页 |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西青城市风格形成脉络 | 第30-32页 |
·地域特征 | 第30-31页 |
·历史演进 | 第31页 |
·文化资源 | 第31-32页 |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西青城市风格现状认知 | 第32-42页 |
·景观基底 | 第32-33页 |
·社会经济 | 第33-35页 |
·综合实力 | 第35-36页 |
·文化生态 | 第36-42页 |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影响西青城市风格构成机理 | 第42-47页 |
·区域生态基底:城市风格形成基础 | 第43页 |
·城市发展动力:城市风格动态演进 | 第43-44页 |
·城市空间复合:城市用地混合、功能复合 | 第44-45页 |
·城市产业升级:城市空间结构调整 | 第45页 |
·典型景观塑造:城市文化景观体系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西青区城市风格研究 | 第47-60页 |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西青区城市风格要素体系构成 | 第47-51页 |
·要素提取方法 | 第47-48页 |
·核心影响要素 | 第48-49页 |
·要素体系框架 | 第49-51页 |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西青区城市风格总体定位与目标 | 第51-52页 |
·西青区城市风格定位原则 | 第51-52页 |
·西青区城市风格总体定位与目标 | 第52页 |
·景观都市主义视角下西青区城市风格规划实施路径 | 第52-60页 |
·西青区城市空间形态景观化实施路径 | 第53-54页 |
·西青区城市基础设施景观化实施路径 | 第54-56页 |
·西青区传统废弃空间景观化实施路径 | 第56-58页 |
·西青区多维城市感知场所景观化实施路径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天津西青区城市风格实施与保障措施 | 第60-66页 |
·西青区城市风格的品牌与营销策略 | 第60-63页 |
·城市风格转化为注意力经济 | 第60-61页 |
·城市风格提炼为品牌形象 | 第61-62页 |
·城市风格的市场营销渠道 | 第62-63页 |
·西青区城市风格管理与控制策略 | 第63-66页 |
·建立面向实施的城市风格控制框架 | 第63-64页 |
·提出针对性强的城市风格实施路径 | 第64页 |
·明确相互协调的城市风格管理部门 | 第64-65页 |
·建立健全城市风格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环节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