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 第17-23页 |
·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17-19页 |
·产品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19-21页 |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研究 | 第21-23页 |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设计知识表达 | 第23-25页 |
·设计知识建模 | 第25-26页 |
·设计知识获取 | 第26-28页 |
·设计知识的检索与推理 | 第28页 |
·课题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8-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论文框架 | 第31-32页 |
第2章 MFBS框架下产品设计知识建模 | 第32-56页 |
·MFBS设计知识模型 | 第32-33页 |
·基于模糊动态聚类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33-44页 |
·功能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建立产品的功能结构 | 第34-36页 |
·构造功能相关矩阵 | 第36-39页 |
·功能模块动态划分 | 第39-40页 |
·实例分析 | 第40-44页 |
·MFBS设计知识建模 | 第44-51页 |
·MFBS设计知识表示 | 第44-47页 |
·MFBS设计知识模型 | 第47-51页 |
·建立MFBS框架下产品设计知识系统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3章 基于语义块相似匹配的设计知识更新 | 第56-82页 |
·本体异构与匹配分析 | 第56-58页 |
·本体元素的抽取 | 第58-65页 |
·创建本体模型 | 第59-61页 |
·获取本体中的类 | 第61-62页 |
·获取本体中的属性 | 第62-63页 |
·获取本体中的实例 | 第63页 |
·实例分析 | 第63-65页 |
·待匹配概念对 | 第65-72页 |
·基于元素级的本体匹配 | 第65-67页 |
·基于结构级的本体匹配 | 第67-72页 |
·建立概念语义块 | 第72-76页 |
·概念语义的表示 | 第72-74页 |
·建立概念语义块 | 第74-76页 |
·基于语义块相似性匹配的设计知识更新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4章 基于变型空间MFBS本体映射的产品创新设计 | 第82-100页 |
·MFBS本体映射 | 第82-85页 |
·功能—模块映射 | 第82-83页 |
·功能—行为映射 | 第83-84页 |
·行为—结构映射 | 第84-85页 |
·本体映射策略 | 第85-86页 |
·基于Jena的本体映射与实例分析 | 第86-94页 |
·本体映射算法 | 第86-89页 |
·基于Jena的本体映射与实例分析 | 第89-94页 |
·基于变型空间本体映射的产品创新设计 | 第94-98页 |
·基于变形空间的概念学习 | 第94-96页 |
·基于变型空间本体映射的产品创新设计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基于结构全生命周期评价基因模型的设计方案生成 | 第100-116页 |
·设计方案生成 | 第100-101页 |
·结构全生命周期评价基因模型 | 第101-105页 |
·全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1-102页 |
·结构全生命周期评价基因模型与编码 | 第102-105页 |
·遗传操作及设计 | 第105-108页 |
·选择操作及设计 | 第105-106页 |
·交叉操作及设计 | 第106-107页 |
·变异操作及设计 | 第107-108页 |
·基于结构全生命周期评价基因模型的设计方案生成 | 第108-114页 |
·构造适应度函数 | 第108-113页 |
·基于结构全生命周期评价基因模型的设计方案生成算法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6章 MFBS框架下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 | 第116-126页 |
·MFBS框架下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辅助智能创新设计系统 | 第116-119页 |
·系统的框架 | 第117页 |
·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117-119页 |
·多绳金刚石串珠绳锯的实例研究 | 第119-125页 |
·设计知识系统的建立 | 第119-121页 |
·设计知识的更新 | 第121-122页 |
·基于知识的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 | 第12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30页 |
结论 | 第126-128页 |
展望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English Papers | 第14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