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性质与用途 | 第10-11页 |
·氯霉素的理化性质与毒性 | 第10页 |
·氯霉素琥珀酸钠的理化性质与毒性 | 第10-11页 |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毒害 | 第11-12页 |
·骨髓造血机能紊乱 | 第11-12页 |
·遗传毒性 | 第12页 |
·神经毒性 | 第12页 |
·胃肠道、口部影响 | 第12页 |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 | 第12-15页 |
·液相色谱法 | 第12-13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13页 |
·液质联用法 | 第13页 |
·气质联用法 | 第13-14页 |
·微生物法 | 第14页 |
·免疫分析法 | 第14-15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 第15-19页 |
·拉曼光谱简介 | 第15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简介 | 第15-16页 |
·增强基底的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 第17-18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19页 |
·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20页 |
·实验材料、试剂 | 第20页 |
·主要设备 | 第20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0页 |
·拉曼光谱仪参数设定 | 第20-21页 |
·SERS 增强基底的制备 | 第21-22页 |
·金纳米溶胶 | 第21页 |
·银纳米溶胶 | 第21页 |
·整体柱-金纳米溶胶 | 第21页 |
·Fe_3O_4@ SiO_2@Au 核壳结构 | 第21-22页 |
·金纳米溶胶的表征 | 第22页 |
·紫外-可见光谱 | 第22页 |
·透射电镜 | 第22页 |
·溶剂对 CAP 与 CAPSS 的 SERS 增强效果 | 第22页 |
·CAP 与 CAPSS 检测条件的研究 | 第22页 |
·待检体系的载体 | 第22页 |
·CAP 与 CAPSS 和增强基底混合体系中的溶液配比 | 第22页 |
·金纳米溶胶放置时间和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22页 |
·CAP 与 CAPSS 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 | 第22-23页 |
·SERS 检测 CAP 和 CAPSS 方法的建立 | 第23页 |
·样品前处理和 SERS 检测 | 第23-24页 |
·肉类与水产食品样品前处理 | 第23页 |
·牛奶样品前处理 | 第23页 |
·SERS 拉曼光谱定量检测 | 第23-24页 |
·HPLC-UV 检测 | 第24页 |
·仪器条件设置 | 第24页 |
·CAP 和 CAPSS 标准曲线 | 第24页 |
·CAP 和 CAPSS 的色谱分析与 SERS 对比 | 第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5-46页 |
·CAP、CAPSS 的模拟拉曼光谱计算及振动模式归属指认 | 第25-28页 |
·CAP 分子的模拟拉曼光谱计算及振动模式归属指认 | 第25-27页 |
·CAPSS 分子的模拟拉曼光谱计算及振动模式归属指认 | 第27-28页 |
·SERS 增强基底的选择 | 第28-33页 |
·CAP 和 CAPSS 的 SERS 检测必要性 | 第28-29页 |
·基底对 CAP 和 CAPSS 的 SERS 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粒径金纳米溶胶的比较 | 第30-32页 |
·金纳米溶胶的稳定性 | 第32-33页 |
·CAP 和 CAPSS 溶液的 SERS 检测条件优化 | 第33-38页 |
·不同溶剂对 CAP 与 CAPSS 增强效果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不同检测载体 | 第35-37页 |
·金纳米溶胶与待测溶液的体积比 | 第37-38页 |
·吸附等待时间 | 第38页 |
·CAP、CAPSS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8-46页 |
·CAP 和 CAPSS 的 SERS 定性方法 | 第38-39页 |
·SERS 检测 CAP 及其琥珀酸钠(CAPSS)总量的定量方法 | 第39-44页 |
·SERS 与 HPLC 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氯霉素类抗生素 | 第44-46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1:标准品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53-55页 |
附录 2: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