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面向PIM-SSM组播模型的新型组播路由算法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组播路由问题第13-17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7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第18-30页
   ·IP 组播的体系结构第18-21页
     ·IP 组播地址机制第18-19页
     ·IP 组播报文转发机制第19-20页
     ·IP 组播协议第20-21页
   ·IP 组播路由协议第21-24页
     ·ASM 模型第21-23页
     ·SSM 模型第23-24页
   ·IP 组播路由算法第24-29页
     ·IP 组播路由算法分类第24-26页
     ·相关组播算法研究第26-28页
     ·组播路由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29页
     ·组播路由算法的设计原则与目标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高性能的分布式组播路由算法 SPTA第30-42页
   ·SPTA 算法的基本思想第30-33页
     ·延迟约束的组播路由第30-31页
     ·SPTA 算法的思想第31-33页
   ·SPTA 算法的描述第33-39页
     ·组播成员的加入第33-37页
     ·组播成员的离开第37-38页
     ·消环过程第38-39页
   ·SPTA 算法的特性分析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 SPTA 算法的 PIM-SSM 实现第42-53页
   ·基于 SPTA 的 PIM-SSM 实现原理第42-44页
     ·CTM 的原理第42页
     ·PIM-CTM 的工作机制第42-44页
   ·协议的报文格式第44-47页
     ·PIM-CTM 消息报文的格式第44-45页
     ·AOS 表数据结构的设计第45-47页
   ·控制消息处理流程第47-52页
     ·控制消息处理的整体流程第47-48页
     ·目的节点处理控制消息报文流程第48-50页
     ·源处理控制消息报文流程第50-51页
     ·中间节点处理流程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网络仿真环境与性能评价第53-65页
   ·基于 MCRSIM 的组播仿真平台第53-55页
     ·模拟仿真方法的介绍第53页
     ·模拟仿真软件的介绍第53-54页
     ·网络模型的介绍第54-55页
   ·SPTA 算法在仿真平台中的实现第55-61页
     ·MCRSIM 仿真平台的架构第55-56页
     ·主要数据结构及相互关系第56-59页
     ·SPTA 算法主要数据结构第59-60页
     ·处理流程第60-61页
   ·SPTA 算法的仿真实验分析第61-64页
     ·网络延迟约束性能第61-62页
     ·网络代价性能第62-63页
     ·消息数量比较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核网络处理器的协议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一种面向传统应用的新型网络化运行支撑环境及面向GTK+应用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