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2章 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5页 |
·银行跨国并购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跨国并购的概念 | 第18页 |
·跨国并购的类型 | 第18-19页 |
·跨国并购的特征 | 第19-20页 |
·银行跨国并购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跨国并购风险的概念 | 第20-21页 |
·跨国并购风险的特征 | 第21-22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动机 | 第22-24页 |
·有利于拓展业务范围 | 第22-23页 |
·有利于降低成本 | 第23页 |
·有利于打破贸易壁垒 | 第23页 |
·有利于发挥技术优势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风险及其度量 | 第25-34页 |
·按时间划分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主要风险 | 第25-30页 |
·准备与设计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5-27页 |
·谈判与实施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7-28页 |
·并购整合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8-30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风险度量 | 第30-33页 |
·构建并购风险因素集 | 第30页 |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30-31页 |
·确定判断矩阵 | 第31页 |
·计算元素的相对重要性 | 第31-32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32页 |
·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函数 | 第32页 |
·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 第32-33页 |
·综合评价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风险防范措施 | 第34-42页 |
·准备与设计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34-36页 |
·制定科学的战略策略和适合的并购目标 | 第34-35页 |
·加强政治风险管理及对外活动能力 | 第35页 |
·充分了解法律及宏观政策 | 第35-36页 |
·谈判与实施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36-39页 |
·财务风险防范 | 第37-38页 |
·评估风险防范 | 第38页 |
·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 | 第38-39页 |
·并购整合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39-41页 |
·治理整合 | 第39-40页 |
·人力资源整合 | 第40页 |
·文化整合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并购实例分析 | 第42-49页 |
·相关背景介绍 | 第42-44页 |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 第42-43页 |
·泰国 ACL 银行简介 | 第43页 |
·并购过程 | 第43-44页 |
·并购动因 | 第44-45页 |
·并购风险识别 | 第45-47页 |
·准备与设计阶段风险识别 | 第45-46页 |
·谈判与实施阶段风险识别 | 第46页 |
·并购整合阶段风险识别 | 第46-47页 |
·并购项目风险评价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