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前言 | 第6-8页 |
1 性味理论简述 | 第8-12页 |
·性味理论起源 | 第8-10页 |
·性味基本功能简述 | 第10-12页 |
·中药四性 | 第10页 |
·中药五味 | 第10-12页 |
2 辛苦甘法简述 | 第12-41页 |
·辛苦甘法起源与内涵 | 第12-13页 |
·辛苦甘法特点 | 第13-15页 |
·辛苦甘法临床应用 | 第15-19页 |
·仲景对辛苦甘法的应用 | 第15-16页 |
·后世医家对辛苦甘法的应用与认识 | 第16-18页 |
·现代文献研究对辛苦甘法的应用与认识 | 第18-19页 |
·类似功用方剂的性味配伍规律总结 | 第19-31页 |
·唐宋元明时期方书 | 第19-25页 |
·金元明清时期代表性医家 | 第25-28页 |
·现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 | 第28-31页 |
·辛苦甘法扩展 | 第31-38页 |
·辛味扩展 | 第32-33页 |
·苦味扩展 | 第33-34页 |
·甘味扩展 | 第34-36页 |
·辛苦甘法的扩展应用与相对药性 | 第36-38页 |
·导师运用辛苦甘法的临床应用扩展 | 第38-41页 |
3 不足与缺陷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