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同育种群体和不同世代的选择效果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4页 |
·杂种后代的处理方式 | 第12-17页 |
·系谱法 | 第12-14页 |
·系谱法在作物育种中的优缺点 | 第12-13页 |
·系谱法在棉花选育中的应用 | 第13页 |
·系谱法在其他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混合法 | 第14-15页 |
·混合法在作物育种中的优缺点 | 第14页 |
·混合法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杂种品系间的互交育种法 | 第15-16页 |
·棉花混选-混交育种体系 | 第16-17页 |
·棉花混选-混交育种体系的要点 | 第16页 |
·棉花混选-混交育种体系的应用 | 第16-17页 |
·数量性状遗传 | 第17-19页 |
·基因作用方式 | 第18页 |
·数量性状遗传在棉花中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棉花性状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力 | 第19-21页 |
·棉花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 | 第21-22页 |
·棉花主要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研究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4-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四个不同世代选种群体的形成方法 | 第24-25页 |
·不同世代选种群体随机选择单株及后代株行的形成 | 第25页 |
·不同世代选种群体优选单株及后代株行的形成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不同世代选种群体的比较试验 | 第25页 |
·不同世代群体随机选择单株后代的比较试验 | 第25页 |
·不同世代群体优选单株后代的比较试验 | 第25页 |
·田间试验性状的调查 | 第25-26页 |
·产量及农艺性状的调查 | 第26页 |
·纤维品质性状的测定 | 第26页 |
·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 第26-28页 |
·试验遗传参数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世代间遗传相关分析算法 | 第27页 |
·不同性状表型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7页 |
·不同世代育种群体的差异 | 第28-30页 |
·不同世代育种群体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差异 | 第28-29页 |
·不同世代育种群体的纤维品质性状差异 | 第29-30页 |
·不同世代育种群体内单株间的变异性 | 第30-35页 |
·不同世代育种群体内单株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差异 | 第30-33页 |
·不同世代育种群体内单株间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 | 第33-35页 |
·不同育种群体后代株行间的变异 | 第35-39页 |
·不同育种群体后代株行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差异 | 第35-37页 |
·不同育种群体后代株行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 | 第37-39页 |
·不同世代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 第39-43页 |
·不同世代群体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析 | 第39-41页 |
·不同世代群体主要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析 | 第41-43页 |
·不同世代群体单株及其后代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6页 |
·不同世代群体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不同世代群体间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 第44-46页 |
·棉花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7-50页 |
·杂种后代群体的变异大小 | 第47-48页 |
·不同育种群体后代株行间主要性状的比较 | 第48页 |
·不同性状遗传力与相关系数在不同世代间的比较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