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6页 |
|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8-13页 |
| ·现场监测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模型实验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 2 岩石损伤理论与破坏准则 | 第16-23页 |
| ·岩石损伤基本理论 | 第16-19页 |
| ·损伤变量 | 第16-17页 |
| ·岩石损伤理论 | 第17-18页 |
| ·岩石损伤模型 | 第18-19页 |
| ·本文岩体损伤组合模型 | 第19-23页 |
| ·等效连续介质的岩体脆性材料损伤模型 | 第19-20页 |
| ·非连续介质的岩体脆性材料破坏准则 | 第20-21页 |
| ·扩展有限元方法中采用的裂纹产生和扩展准则 | 第21-23页 |
| 3 两种裂隙分析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23-43页 |
| ·损伤模型可行性验证 | 第23-28页 |
| ·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 ·模拟结果 | 第24-28页 |
| ·基于等效连续介质的预选场址围岩开挖损伤分析 | 第28-33页 |
| ·模型几何尺寸及参数 | 第28-29页 |
| ·模拟结果 | 第29-33页 |
| ·北山花岗岩结构面基本特征 | 第33-36页 |
| ·考虑结构面的非连续介质围岩开挖损伤及裂纹扩展分析 | 第36-42页 |
| ·几何模型及参数 | 第36-37页 |
| ·接触单元与脆性材料组合损伤模型 | 第37-40页 |
| ·接触单元与扩展有限元法组合损伤模型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 影响围岩损伤及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3-65页 |
| ·巷道轴线走向的影响 | 第43-48页 |
| ·单结构面参数的影响 | 第48-59页 |
| ·结构面相对位置的影响 | 第48-53页 |
| ·结构面倾角的影响 | 第53-57页 |
| ·结构面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 ·多结构面组合形式的影响 | 第59-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