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意识现代化问题研究--对尹村、黄李村、小李村农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11页 |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农民意识现代化的理论前提 | 第11-17页 |
| 一、农民意识现代化的解读 | 第11-13页 |
| (一) 农民的界定 | 第11-12页 |
| (二) 农民意识的内涵 | 第12页 |
| (三) 现代化的内涵 | 第12-13页 |
| (三) 农民意识现代化 | 第13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 (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第13-14页 |
|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观 | 第14-15页 |
| (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观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型现状分析 | 第17-38页 |
| 一、农民意识现代化的现实呈现 | 第17-33页 |
| (一) 小农意识向市场观念转变 | 第18-21页 |
| (二) 臣民意识向民主观念转变 | 第21-24页 |
| (三) 道德意识向法制观念转变 | 第24-27页 |
| (四) 蒙昧意识向科学观念转变 | 第27-33页 |
| 二、农民意识现代化转型的阻碍因素 | 第33-38页 |
| (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 第33-34页 |
| (二) 城乡二元制度的阻隔 | 第34页 |
| (三) 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34-36页 |
| (四) 农村教育发展的低下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农民意识现代化的路径 | 第38-48页 |
| 一、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 第38-40页 |
| 二、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 第40-41页 |
| 三、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 第41-43页 |
| 四、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教育培训 | 第43-45页 |
| 五、为农民意识现代化提供舆论支持 | 第45-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附录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