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0-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环境行政执法概述 | 第12-16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概述 | 第12-13页 |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内涵 | 第12页 |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回顾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环境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基本问题 | 第13-16页 |
一、环境行政执法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现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中理念方面的问题 | 第16-17页 |
一、环境行政执法主体生态文明理念不强 | 第16页 |
二、环境执法相对人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基础方面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一、环境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第17-18页 |
二、环境立法科学性有待加强 | 第18页 |
三、规范政府的生态环境法律缺失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方面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一、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方面的问题 | 第19页 |
二、环境行政执法职权方面的问题 | 第19-20页 |
三、环境行政执法人员的问题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机制方面的问题 | 第21-24页 |
一、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导致市场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弱化 | 第21-22页 |
二、现有的行政考核指标导致环境行政执法不作为 | 第22页 |
三、守法成本局,违法成本低 | 第22页 |
四、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公众参与度不高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国外环境执法经验借鉴 | 第24-28页 |
第一节 国外环境执法状况 | 第24-25页 |
一、美国的环境行政执法 | 第24页 |
二、日本的环境行政执法 | 第24-25页 |
三、俄罗斯的环境行政执法 | 第25页 |
第二节 国外环境行政执法经验借鉴 | 第25-28页 |
一、建立健全的环境执法体系 | 第25页 |
二、健全环境行政执法手段,加强执法力度 | 第25-26页 |
三、建立完备的环境法体系 | 第26页 |
四、加强公众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对策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强化环境行政执法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第28-29页 |
一、提高环境执法主体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 | 第28页 |
二、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认同感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夯实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法制基础 | 第29-31页 |
一、实现立法价值的转换 | 第29-30页 |
二、具体立法层面的相关建议 | 第30-31页 |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法律保障 | 第31页 |
第三节 健全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监管体制 | 第31-33页 |
一、完善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执法监管体制 | 第31-32页 |
二、对生态环境执法主体进行充分授权,强化执法力度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理顺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运行机制 | 第33-36页 |
一、聚集群体(公众)力量,建设生态文明 | 第33页 |
二、加强公众参与环境行政执法的保障机制 | 第33-34页 |
三、科学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 第34-35页 |
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应急机制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