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修辞的民俗--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民俗叙事研究
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民俗作为修辞的成因探询 | 第11-20页 |
第一节 “五四”文化背景与民俗书写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民俗作为修辞的文化特性 | 第14-17页 |
第三节 作家民俗意识的自觉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民俗修辞建构的启蒙主题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民俗在叙事序列中建构的启蒙主题 | 第20-23页 |
第二节 民俗在全知视角下建构的启蒙主题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民俗意象建构的启蒙主题 | 第26-30页 |
第三章 民俗修辞建构的审美空间 | 第30-39页 |
第一节 民俗建构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民俗建构的语言审美空间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民俗审美空间的制约性与超越性 | 第35-39页 |
第四章 民俗修辞呈现的“活的灵魂” | 第39-48页 |
第一节 民俗在叙事进程中的情感表达 | 第39-42页 |
第二节 民俗在多重声音下的人性建构 | 第42-45页 |
第三节 民俗伦理在异化中呈现的扭曲灵魂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