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4-16页
     ·选题背景第14-15页
     ·选题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本文创新和不足第16-20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19页
     ·本文创新和不足第19-20页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20-22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论文框架第21-22页
第2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理论第22-27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第22-24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界定第22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来源第22-23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功能第23-24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第24-27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界定第24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特征第24-26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表现形式第26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危害第26-27页
第3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第27-36页
   ·财政体制因素第27-29页
     ·分税制问题因素第27-29页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陷因素第29页
   ·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第29-31页
     ·政府投融资缺乏法律层面的规范第29-30页
     ·政府投资范围过宽第30页
     ·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缺陷第30页
     ·政府投融资渠道较为狭窄第30-31页
   ·行政管理体制不到位第31-32页
     ·政绩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第31-32页
     ·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对政府官员缺乏有效监督第32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缺位第32-35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不到位第32-34页
     ·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国外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借鉴第36-43页
   ·发达国家主要模式第36-39页
     ·美国模式第36-37页
     ·英国模式第37-38页
     ·新西兰模式第38-39页
   ·发展中国家主要模式第39-41页
     ·哥伦比亚模式第39-40页
     ·巴西模式第40-41页
   ·经验借鉴第41-43页
     ·重视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第41页
     ·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第41-42页
     ·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制度第42页
     ·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第42-43页
第5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第43-52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控制第43-46页
     ·举借新债规模确定第43-44页
     ·规模控制(以太原市为例)第44-46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第46-52页
     ·相关理论第46-48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程序第48-49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预警体系第49-52页
第6章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第52-59页
   ·地方政府应重视举债成本效益分析第52-54页
     ·进行举债成本分析第52-53页
     ·进行效益分析第53-54页
   ·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的管理第54-57页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第54-55页
     ·对各类债务要进行充分的事前科学论证第55-56页
     ·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第56-57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官员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第57-59页
     ·树立“借债还钱”观念第57-58页
     ·将政府性债务情况列入政府官员考核体系第58页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58-59页
第7章 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对策第59-68页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第59-61页
     ·从法律层面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第59-60页
     ·完善分税财政体制第60-61页
   ·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第61-65页
     ·大力培植财源第61-62页
     ·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第62-63页
     ·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第63-65页
   ·制定和完善政府举债的相关法律制度第65-68页
     ·以法律形式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权第65-66页
     ·修改并制定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法律制度第66-67页
     ·完善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的法律制度第67-68页
结束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73-74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二、参与的课题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税收政策研究
下一篇:财政科技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