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钟山石窟3号窟雕塑艺术特色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6-9页 |
第2章 钟山石窟背景分析 | 第9-13页 |
·钟山石窟的地缘文化环境 | 第9-10页 |
·钟山石窟的历史文化环境 | 第10-11页 |
·钟山石窟 3 号窟概况 | 第11-13页 |
第3章 钟山石窟3号窟造像的艺术特色 | 第13-22页 |
·动态塑造 | 第13-15页 |
·力士的动态分析 | 第13-14页 |
·携侍菩萨的动态分析 | 第14-15页 |
·表情运用 | 第15-17页 |
·罗汉的表情刻画 | 第15-16页 |
·释迦牟尼涅槃图中的表情刻画 | 第16-17页 |
·线性表达 | 第17-19页 |
·佛手的线性运用 | 第18页 |
·衣纹的线性运用 | 第18-19页 |
·色彩的结合 | 第19-22页 |
第4章 钟山石窟3号窟与周边石窟的关系 | 第22-24页 |
·延安地区宋代石窟群的修建起因 | 第22-23页 |
·延安地区石窟群的风格分类 | 第23-24页 |
第5章 钟山石窟3号窟和同时期石窟造像的对比 | 第24-27页 |
·与四川宝顶山养鸡女造像的对比 | 第25页 |
·与杭州烟霞洞观音像的对比 | 第25-27页 |
第6章 钟山石窟3号窟造像的审美价值及传承与保护 | 第27-29页 |
·审美价值 | 第27页 |
·传承与保护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