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选题的来源和背景 | 第14-17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7-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社区养老服务的价值研究 | 第19-20页 |
·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 第20页 |
·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研究 | 第20-21页 |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研究 | 第21页 |
·社区养老服务性质研究 | 第21-22页 |
·社区养老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3页 |
·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研究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8页 |
·创新点 | 第28页 |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 | 第28-31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方案流程图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理论阐述 | 第31-48页 |
·社区养老服务相关理论研究 | 第31-35页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31-32页 |
·顾客导向理论 | 第32-33页 |
·社会角色理论 | 第33-34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 第34-35页 |
·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相关概念 | 第35-38页 |
·社区养老服务相关概念 | 第35-37页 |
·满意度相关概念 | 第37-38页 |
·满意度测评相关理论 | 第38-43页 |
·国外顾客满意度测评理论探索 | 第38-39页 |
·国外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 第39-43页 |
·服务质量研究 | 第43-48页 |
·服务与服务质量的定义 | 第43-44页 |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 第44-48页 |
第三章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 第48-59页 |
·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发展进程 | 第48-52页 |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 | 第52-55页 |
·上海社区养老具体实例分析 | 第55-59页 |
·模拟家庭 | 第55页 |
·爱心联系卡 | 第55页 |
·安康通 | 第55-56页 |
·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 | 第56页 |
·“老伙伴”计划 | 第56-59页 |
第四章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实证研究 | 第59-75页 |
·问卷的基本情况 | 第59-61页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59-60页 |
·问卷内容构成 | 第60页 |
·调研地的选择 | 第60-61页 |
·问卷调研数据统计 | 第61-75页 |
·老年人口特征与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描述 | 第61-63页 |
·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4页 |
·老年人口学特征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64-69页 |
·不同类别的生活要素方面对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第69-75页 |
第五章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75-82页 |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75-77页 |
·社区养老服务的法律政策不健全 | 第75页 |
·社区养老服务供求时有脱节 | 第75-76页 |
·社会组织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参与不足 | 第76-77页 |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原因 | 第77-82页 |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供给层次与需求不相适应 | 第77-78页 |
·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员配备不充分 | 第78-79页 |
·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不充足 | 第79-80页 |
·社区养老具体措施规划不足 | 第80-82页 |
第六章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 第82-90页 |
·区分不同的服务对象 | 第82-84页 |
·低龄老人、空巢家庭老人 | 第82页 |
·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又需要一定照料服务的中高龄老人 | 第82页 |
·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 | 第82-83页 |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和缺少家庭照顾的高龄老人 | 第83页 |
·失独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 | 第83-84页 |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 第84-86页 |
·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 | 第84页 |
·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体系 | 第84-85页 |
·制定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政策 | 第85-86页 |
·企业应积极进入社区养老服务行业 | 第86-87页 |
·丰富老年产品的开发和供给 | 第86页 |
·提供有偿养老服务 | 第86-87页 |
·承担社会责任 | 第87页 |
·社会组织应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的参与能力 | 第87-90页 |
·多渠道募集资金 | 第87-88页 |
·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 第88页 |
·组织老年人开展自助服务 | 第88-9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 | 第95-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