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国内外民间借贷资本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 | 第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启示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民间借贷的概念 | 第17-18页 |
·借贷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政府干预理论 | 第19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发展的现状 | 第21-35页 |
·温州民间借贷规模 | 第21-22页 |
·温州民间资本需求状况 | 第22-24页 |
·温州民间资金缺乏造成民间借贷利率高涨 | 第22-24页 |
·温州民间资本供给状况 | 第24页 |
·温州民间借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24-26页 |
·温州民间借贷对经济的抑制作用 | 第26-27页 |
·温州民间借贷存在的必然性 | 第27-31页 |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温州民间借贷存在的必然性 | 第27-29页 |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温州民间借贷存在的必然性 | 第29-30页 |
·从温州人固有的观念上分析存在的必然性 | 第30-31页 |
·温州民间借贷进一步良性发展存在的障碍 | 第31-35页 |
·温州民间借贷发展存在的障碍 | 第31-32页 |
·温州民间借贷发展的障碍存在的原因 | 第32-35页 |
第四章 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危机 | 第35-41页 |
·温州民间资本发生借贷危机 | 第35-36页 |
·造成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危机的原因 | 第36-38页 |
·民间借贷合法法律缺失 | 第36页 |
·金融监管缺失 | 第36-37页 |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失效 | 第37页 |
·资金恶性循环无法控制 | 第37页 |
·高利贷盛行 | 第37-38页 |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对各层面的影响 | 第38-41页 |
·民间借贷危机对温州银行业的影响 | 第38页 |
·民间借贷危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38-39页 |
·民间借贷危机对居民和企业理财的影响问题 | 第39页 |
·民间借贷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政策法律法规 | 第41页 |
·经济发展因素 | 第41-43页 |
·借贷资金使用方向与借贷利率的变化 | 第42页 |
·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来源结构 | 第42-43页 |
·文化观念的差异 | 第43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43-45页 |
·温州家庭状况 | 第43-44页 |
·非生产性支出 | 第44页 |
·生产性支出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温州民间借贷正规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及模式设想 | 第45-56页 |
·制定完善合理的民间借贷法规和办法 | 第45页 |
·金改过程中实现政策法律创新突破 | 第45-47页 |
·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创建必要的平台 | 第47-49页 |
·政府切实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 第49-50页 |
·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 | 第49页 |
·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 第49-50页 |
·建立良好的民间借贷监管机制 | 第50-51页 |
·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发展模式设想 | 第51-56页 |
·政府项目投资模式 | 第51-52页 |
·创新型金融机构模式 | 第52-53页 |
·硅谷银行模式 | 第53页 |
·协会化模式 | 第53-54页 |
·机构化模式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