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生态足迹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生态足迹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计算方法及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国内家庭生态足迹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3 生态足迹理论与分析方法简介 | 第19-23页 |
·生态足迹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 第19页 |
·生物生产性土地(Ec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 | 第19-21页 |
·均衡因子(Equivalence Factor) | 第21页 |
·家庭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of the household) | 第21页 |
·水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of the household) | 第21-22页 |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 第22-23页 |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优点 | 第22页 |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不足 | 第22-23页 |
4 调查地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调查地区概况 | 第23-24页 |
·调查目的地选择 | 第24页 |
·农户调查及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5 家庭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 第25-32页 |
·家庭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 第25-27页 |
·家庭生态足迹计算 | 第27-32页 |
·消费生态足迹计算 | 第27-29页 |
·农业生产生态足迹 | 第29-30页 |
·家庭生态足迹 | 第30-32页 |
6 沙田镇农户家庭生态足迹分析 | 第32-43页 |
·沙田镇农户家庭生态足迹构成分析 | 第32-35页 |
·消费生态足迹构成分析 | 第33-34页 |
·农业生产生态足迹构成分析 | 第34页 |
·总生态足迹构成分析 | 第34-35页 |
·沙田镇不同收入阶层生态足迹情况分析 | 第35-40页 |
·各阶层可支配收入与生态足迹的关系 | 第35-36页 |
·各阶层家庭生态足迹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各阶层家庭生态足迹构成分析 | 第38页 |
·不同收入阶层生态足迹掠夺 | 第38-40页 |
·影响生态足迹的经济因子分析 | 第40-43页 |
·回归分析 | 第40页 |
·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主要经济影响因子分析 | 第41-43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研究工作的局限 | 第44-45页 |
·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A | 第53-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