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一 概述 | 第11-14页 |
1. 解剖概要 | 第11页 |
2. 临床分型 | 第11-13页 |
3. 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4. 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价标准 | 第14页 |
二 现今的治疗方法 | 第14-18页 |
1. 保守治疗 | 第14-15页 |
2. 手术治疗 | 第15-18页 |
三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具体治疗 | 第18-20页 |
1. 克氏针直径的选择 | 第18-19页 |
2. 穿针时的技术运用 | 第19页 |
3. 治疗中注意事项 | 第19页 |
4. 治疗后功能锻炼 | 第19-20页 |
5. 闭合穿针的优势 | 第20页 |
四 关键问题 | 第20页 |
五 展望 | 第20-22页 |
实验研究 | 第22-30页 |
一 临床资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二 病例选择 | 第23-24页 |
1. 诊断标准 | 第23页 |
2.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3. 排除病例标准 | 第23页 |
4. 观测指标 | 第23-24页 |
5. 终止标准 | 第24页 |
6. 脱落标准 | 第24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24-26页 |
1. 治疗过程 | 第24-25页 |
2. 治疗后的处理 | 第25-26页 |
四 疗效观察方法 | 第26-27页 |
1.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 第26页 |
2. 桡骨远端骨折功能评估等级 | 第26页 |
3. 疗效评定表 | 第26-27页 |
五 疗效评价方法 | 第27页 |
六 实验结果 | 第27-30页 |
1.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 第27-28页 |
2. 骨折畸形愈合率 | 第28页 |
3. 感染率 | 第28页 |
4. 两种方法治疗骨折最后优良率比较 | 第28-29页 |
5.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评价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1. 桡骨远端骨折特点 | 第30页 |
2. 骨折固定的意义 | 第30页 |
3. 克氏针固定的优缺点 | 第30页 |
4. 夹板固定的优缺点 | 第30-31页 |
5. 两种固定方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 第31页 |
6. 关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固定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