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30页 |
·DNA工具酶信号放大技术 | 第9-14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9-11页 |
·DNA恒温信号放大 | 第11-14页 |
·动态DNA纳米技术 | 第14-20页 |
·DNA纳米机器 | 第15-17页 |
·DNA链置换反应 | 第17-20页 |
·DNA杂交链式反应 | 第17页 |
·发卡型DNA催化组装反应 | 第17-18页 |
·熵驱动DNA反应 | 第18-19页 |
·DNA“跷跷板”反应 | 第19-20页 |
·DNA纳米技术的应用 | 第20页 |
·纳米金比色分析技术 | 第20-28页 |
·纳米金的比色性质 | 第20页 |
·DNA修饰纳米金 | 第20-22页 |
·纳米金比色 | 第22-27页 |
·电荷中和引起的纳米金聚集 | 第23-25页 |
·DNA连接引起的纳米金聚集 | 第25-26页 |
·纳米金聚集体的分散 | 第26-27页 |
·荧光分析、电化学检测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第27页 |
·纳米金的应用 | 第27-2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工具酶恒温扩增检测miRNA的新方法研究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1-33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 第31-32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制备 | 第32-33页 |
·实时荧光检测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DNA序列的设计 | 第34-35页 |
·电泳表征扩增结果 | 第35页 |
·酶的用量的优化 | 第35-36页 |
·实时荧光检测的原理 | 第36-37页 |
·灵敏度检测 | 第37-38页 |
·特异性检测 | 第38-39页 |
·溶解曲线 | 第39页 |
·血清中检测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纳米金的合成与修饰 | 第41-48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7页 |
·仪器 | 第41-42页 |
·试剂 | 第42页 |
·纳米金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4页 |
·纳米金的合成 | 第42-43页 |
·纳米金的表征 | 第43-44页 |
·纳米金浓度的计算 | 第44页 |
·DNA修饰纳米金 | 第44-47页 |
·纳米金表面修饰的DNA数量 | 第44-45页 |
·DNA修饰纳米金的过程 | 第45-46页 |
·茎环DNA修饰纳米金 | 第46-47页 |
·DNA修饰的纳米金的稳定性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纳米金和杂交链式反应比色检测DNA新方法的构建 | 第48-64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仪器 | 第49页 |
·试剂 | 第49-50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50-51页 |
·基本原理 | 第50页 |
·浓度选择依据 | 第50-51页 |
·制备过程 | 第51页 |
·电泳表征HCR反应产物 | 第51页 |
·纳米金的合成与修饰 | 第51页 |
·未信号放大的比色检测 | 第51-52页 |
·HCR信号放大的比色检测 | 第52页 |
·特异性检测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3页 |
·实验原理 | 第52-53页 |
·DNA链的设计 | 第53-56页 |
·琼脂糖电泳表征 | 第56-57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7-60页 |
·HCR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57-58页 |
·H1和H2用量的优化 | 第58-59页 |
·不同反应方式下的比色检测 | 第59-60页 |
·比色检测结果图 | 第60-63页 |
·未信号放大的比色检测 | 第60页 |
·信号放大的比色检测 | 第60-61页 |
·比色检测的浓度-紫外可见吸收曲线 | 第61-63页 |
·特异性检测结果图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