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6页 |
| ·引言 | 第10-18页 |
| ·简介锂离子二次电池 | 第10-12页 |
|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 第12-14页 |
|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 第14-17页 |
| ·三种反应机制 | 第17-18页 |
| ·嵌入-脱出机制 | 第18-21页 |
| ·尖晶石型Li_4Ti_5O_(12)(LTO) | 第19-21页 |
| ·合金-脱合金机制 | 第21-26页 |
| ·硅基负极材料 | 第22-23页 |
| ·锡基负极材料 | 第23-26页 |
| ·转换反应机制 | 第26-34页 |
| ·Cu_2O和CuO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及锂电池性能 | 第28-31页 |
| ·锰氧化合物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及锂电池性能 | 第31-34页 |
|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6页 |
| 第二章 Cu箔上制备CuO分层微球及其作为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第46-64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 ·样品制备 | 第47-48页 |
| ·样品表征 | 第48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9页 |
| ·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48-51页 |
|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海胆状CuO核壳结构形成机制 | 第54-55页 |
| ·锂离子电池的表征与分析 | 第55-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第三章 Mn_2O_3多孔微球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4-78页 |
| ·引言 | 第64-65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 ·试剂 | 第65页 |
| ·MnCO_3微米球前驱物制备过程 | 第65页 |
| ·Mn_2O_3微米球样品制备 | 第65页 |
| ·样品表征 | 第65-66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3页 |
| ·物相与形貌分析 | 第66-69页 |
| ·锂离子电池的表征与分析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