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茉莉醛生产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7页 |
1 绪论 | 第17-28页 |
·前言 | 第17页 |
·合成香料的生产及使用现状 | 第17-19页 |
·香精香料的生产及使用现状 | 第17-18页 |
·新洋茉莉醛的生产合成及使用现状 | 第18-19页 |
·新洋茉莉醛生产废水性质 | 第19-20页 |
·新洋茉莉醛生产废水引起的环境污染 | 第20页 |
·新洋茉莉醛生产废水污染来源 | 第20页 |
·新洋茉莉醛生产废水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 | 第20页 |
·新洋茉莉醛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洋茉莉醛生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概况 | 第21页 |
·甲醛废水处理技术概况 | 第21-24页 |
·新洋茉莉醛废水处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第24-2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创新点 | 第27-28页 |
2 实验材料、内容与方法 | 第28-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实验用水来源及水质 | 第28页 |
·接种污泥来源及性质 | 第28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28-30页 |
·实验内容 | 第30-31页 |
·实验的预处理研究 | 第30页 |
·生化处理研究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混凝实验方法 | 第31页 |
·化学氧化实验方法 | 第31页 |
·微电解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pH 的测定 | 第32页 |
·COD 的测定方法 | 第32页 |
·甲醛的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3 预处理技术实验研究 | 第33-65页 |
·混凝实验研究 | 第33-40页 |
·石灰-硫酸亚铁法 | 第33-37页 |
·氯化铁混凝 | 第37-39页 |
·本节小结 | 第39-40页 |
·化学氧化法实验研究 | 第40-52页 |
·碱式过氧化氢法 | 第40-45页 |
·Fenton 氧化法 | 第45-51页 |
·本节小结 | 第51-52页 |
·微电解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 第52-59页 |
·实验原理 | 第52-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微电解后续处理 | 第55-58页 |
·各种后续处理效果对比 | 第58-59页 |
·废水预处理后紫外及红外吸收光谱 | 第59-63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59-62页 |
·红外光谱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预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研究及工程验证 | 第65-78页 |
·预处理+厌氧处理实验研究 | 第65-66页 |
·厌氧出水+物化+好氧处理实验研究 | 第66-73页 |
·厌氧出水+物化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 第66-73页 |
·厌氧出水+物化+好氧处理实验研究 | 第73页 |
·小结 | 第73页 |
·预处理+厌氧+好氧处理 | 第73-75页 |
·厌氧+好氧处理实验研究 | 第73-74页 |
·厌氧出水+好氧深度处理出水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74-75页 |
·新洋茉莉醛生产废水实际处理工程检验 | 第75-76页 |
·实际工程预处理技术的确定 | 第75-76页 |
·实际工程运行结果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