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弱(寒)证的临床疗效阶段性评价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0-25页
 综述一 西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第10-18页
  1 慢性胃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第10-11页
   ·慢性胃炎的分类第10-11页
   ·临床表现第11页
   ·体征第11页
  2 发病原因及机制第11-14页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第11-12页
   ·十二指肠的反流第12页
   ·环境及饮食因素第12-13页
   ·自身免疫反应第13页
   ·神经精神因素第13页
   ·药物因素第13页
   ·年龄性别因素第13-14页
   ·遗传因素第14页
  3 诊断第14-16页
   ·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第14-15页
   ·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第15页
   ·Hp的检测第15-16页
  4 治疗第16-18页
   ·消除病因第16页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第16页
   ·胃黏膜保护剂第16页
   ·抑酸剂第16-17页
   ·促进胃动力药第17页
   ·抑制胆汁反流第17页
   ·手术治疗第17-18页
 综述二 中医药学对慢性胃炎的认识第18-25页
  1 传统中医对慢性胃炎病名的认识第18-19页
   ·胃脘痛第18页
   ·痞满第18-19页
   ·嘈杂第19页
  2 当代中医对慢性胃炎病因的认识第19-20页
   ·外感六淫第19页
   ·饮食失调第19-20页
   ·内伤情志第20页
   ·脾胃虚弱第20页
  3 当代中医对慢性胃炎病机的认识第20-21页
  4 慢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第21-25页
   ·中药治疗第21-22页
   ·中成药治疗第22页
   ·针灸治疗第22-24页
   ·其他治疗第24-25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5-40页
 前言第25-26页
 临床资料第26-28页
  1 病例来源第26页
  2 病例一般资料第26-27页
  3 治疗前病例特征第27-28页
 诊断标准第28-31页
  1 慢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第28-29页
  2 慢性胃炎·脾胃虚弱(寒)证的中医诊断标准第29页
  3 病例纳入标准第29页
  4 病例排除标准第29页
  5 疗效判定标准第29-31页
 研究方法第31-33页
  1 总体设计第31页
  2 治疗方案第31-32页
  3 观察指标第32页
  4 统计方法第32-33页
 结果第33-37页
  1 治疗后病例特征第33-36页
  2 临床疗效评价第36-37页
 讨论第37-40页
  1 理中汤(丸)的适应症第37-38页
  2 理中汤(丸)的方义分析第38页
  3 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第38-39页
  4 脾胃虚弱(寒)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第39页
  5 小结及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附录第44-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脾胃治疗老年病
下一篇:祛湿化浊方对老年血脂异常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