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系锚碳纤维间接加固砼框架中节点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混凝土框架节点加固研究意义第9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加固既有技术及不足第9-11页
     ·框架节点的破坏形式第9-10页
     ·常用的框架节点加固方法第10-11页
   ·FRP加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4页
   ·系锚碳纤维布间接加固混凝土框架节点方法的特点和优势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试件的设计、制作及加固方案第16-24页
   ·试验节点的设计及制作第16-18页
   ·试验节点的加固方案第18-20页
   ·试验参数测试内容及方法第20-21页
   ·试验节点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第21-22页
     ·加载装置第21-22页
     ·试验加载制度第22页
   ·试验用材料力学参数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系锚碳纤维间接加固砼框架节点试验结果分析第24-43页
   ·试验现象描述第24-28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8-42页
     ·特征荷载及破坏形态第28-29页
     ·荷载—梁端挠度曲线第29页
     ·梁、柱纵筋荷载—应变曲线第29-31页
     ·节点区箍筋荷载—应变曲线第31-34页
     ·碳纤维布荷载—应变曲线第34-39页
     ·贯穿节点梁筋粘结-滑移特征第39-40页
     ·梁端截面应变分析第40-41页
     ·破坏机理分析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系锚碳纤维布间接加固砼框架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第43-64页
   ·有限元软件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简介第43-44页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和强度准则第44-46页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第44-45页
     ·钢筋的本构关系及强化准则第45-46页
     ·碳纤维布的本构关系第46页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模型第46-50页
     ·混凝土单元第46-47页
     ·钢筋单元第47页
     ·碳纤维布单元第47页
     ·钢板单元第47-48页
     ·界面模拟单元第48-49页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第49页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49-50页
   ·有限元结果及分析第50-63页
     ·试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节点裂缝分布图第52-55页
     ·节点承载力和挠度分析第55-57页
     ·混凝土应力图分析第57-59页
     ·钢筋应力图分析第59-61页
     ·碳纤维布应力图分析第61-62页
     ·贯穿节点梁筋粘结-滑移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系锚碳纤维布间接加固砼框架节点承载力计算第64-71页
   ·系锚碳纤维间接加固节点承载力影响因素第64-66页
     ·轴向力第64页
     ·核心区水平箍筋第64页
     ·混凝土强度第64页
     ·楼板和梁腋第64-65页
     ·节点垂直钢筋和柱子纵向钢筋第65页
     ·节点梁柱端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箍率第65页
     ·节点梁柱端纵向碳纤维加固用量第65页
     ·节点梁柱端横向碳纤维加固用量和锚固方式第65-66页
   ·节点梁端抗弯承载力计算第66-68页
     ·基本假定第66页
     ·节点梁端屈服荷载计算第66-67页
     ·节点梁端抗弯承载力计算第67-68页
   ·节点梁端抗剪承载力计算第68-69页
   ·节点核心区承载力计算第69-70页
   ·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结论第71页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连接节点的半刚性对门式钢管脚手架受力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