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第2章 现物出资的理论诠释 | 第10-17页 |
·现物出资的概念 | 第10页 |
·现物出资形式存在的必然性 | 第10-14页 |
·公司法的价值理念 | 第10-12页 |
·财产和财产形态的不断拓展 | 第12-13页 |
·从公司资本信用到公司资产信用的转变 | 第13-14页 |
·现物出资标的物的适格条件 | 第14-17页 |
第3章 各国关于现物出资制度的立法考察 | 第17-22页 |
·现物出资标的物范围 | 第17-19页 |
·现物出资的特殊规制措施 | 第19-22页 |
第4章 我国现物出资制度的立法评析 | 第22-26页 |
·防范财产承受与事后设立行为的立法空白 | 第22-23页 |
·现物出资标的物范围的规定存在瑕疵 | 第23-24页 |
·规范现物出资形式的立法之间存在冲突 | 第23-24页 |
·对现物出资标的物范围的规定过于保守 | 第24页 |
·现物出资的价值评估制度不健全 | 第24-25页 |
·股东瑕疵出资的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25-26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现物出资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26-40页 |
·对财产承受和事后设立行为的防范 | 第26-29页 |
·进一步放宽对现物出资标的物范围的限制 | 第29-36页 |
·人力资本作为现物出资之标的物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3页 |
·有关人力资本出资观念性障碍的排除及相关制度的构建 | 第33-36页 |
·完善股东资格解除规则在现物出资场合下的适用 | 第36-37页 |
·现物出资价值评估制度的构建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