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罗油田延长组勘探潜力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前言 | 第6-9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6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7页 |
·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研究 | 第6页 |
·油气储层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 | 第6-7页 |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7页 |
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7-9页 |
1 地质概况 | 第9-13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9-10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0-13页 |
2 沉积相特征 | 第13-33页 |
·区域演化及沉积背景 | 第13-15页 |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15-33页 |
·相标志 | 第15-21页 |
·沉积微相划分 | 第21-24页 |
·沉积微相演化与平面展布特征 | 第24-29页 |
·砂体展布特征 | 第29-33页 |
3 研究区资源潜力评价及成藏研究 | 第33-61页 |
·烃源岩评价 | 第33-46页 |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第33-40页 |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第40-44页 |
·岩石热解最高峰温确定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 第44-45页 |
·油源对比结果 | 第45-46页 |
·储层特征与储层评价 | 第46-55页 |
·储集空间类型 | 第46-48页 |
·储层的物性特征 | 第48-49页 |
·储层分类评价与展布 | 第49-55页 |
·成藏研究 | 第55-61页 |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55页 |
·成藏圈闭类型 | 第55-57页 |
·油藏主要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研究 | 第57-61页 |
4 有利目标区预测 | 第61-63页 |
5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详细摘要 | 第70-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