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7-19页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19-25页 |
·多元治理格局有助于提升湘江流域治理的绩效 | 第19-21页 |
·湘江流域的公共物品属性需要社会组织参与 | 第21-23页 |
·社会组织参与湘江流域治理的分析框架 | 第23-25页 |
3 湘江流域治理的主体及其作用 | 第25-33页 |
·湘江流域及其治理历程 | 第25-28页 |
·政府主体及其作用 | 第28-29页 |
·企业主体及其作用 | 第29页 |
·社会主体及其作用 | 第29-33页 |
4 国外社会组织参与流域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33-41页 |
·国外社会组织在流域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 第33-36页 |
·国外政府对社会组织参与流域治理的支持 | 第36-38页 |
·社会组织在其它领域的表现是其参与流域治理的经验基础 | 第38-41页 |
5 社会组织参与湘江流域治理的原则、内容与方式 | 第41-48页 |
·湘江流域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原则 | 第41-42页 |
·湘江流域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参与内容 | 第42-46页 |
·湘江流域治理中社会组织的参与方式 | 第46-48页 |
6 促进社会组织参与湘江流域治理的保障机制 | 第48-53页 |
·政策法规的科学制订与规范实施 | 第48-49页 |
·政府向社会组织充分放权并接受监督 | 第49-50页 |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并提供资金激励 | 第50-51页 |
·完善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协商互动机制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