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大学生法律意识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引言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文献法第11页
     ·问卷调查法第11页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第11-12页
2.法律意识概念的界定第12-19页
   ·法律意识的定义第12页
   ·法律意识特征第12-13页
     ·法律意识的特殊性第12页
     ·法律意识的多样性第12页
     ·法律意识的受制性第12-13页
     ·法律意识的调节性第13页
   ·法律意识的结构第13页
   ·法律意识培育的意义第13-15页
     ·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和权益的保障第13-14页
     ·有利于依法治校和和谐校园建设第14-15页
     ·有利于依法治国和现代化建设第15页
   ·法律意识培育内涵及实现途径第15-19页
     ·法律意识培育的内涵第15-16页
     ·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第16-19页
3.大学生法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第19-24页
   ·指标设定的依据和原则第19-20页
     ·导向性原则第19页
     ·教育性原则第19页
     ·科学性原则第19-20页
   ·大学生法律意识评价指标第20-24页
     ·评价指标确定第20-22页
     ·评价指标权重第22-24页
4.大学生法律意识评价方法第24-26页
   ·定性分析评价第24页
   ·定量评价方法第24页
     ·求平均数第24页
     ·加权平均数第24页
   ·定量评价步骤第24-26页
5.法律意识定量评价标准第26-27页
6.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与测算第27-40页
   ·问卷设计第27-28页
     ·问卷设计原则第27页
     ·问卷设计的内容第27-28页
   ·问卷调查发放、回收及数据处理第28页
   ·问卷统计结果第28-29页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9-36页
     ·法律知识部分第30-31页
     ·法律理想部分第31-32页
     ·法律情感部分第32-33页
     ·法律意志部分第33-35页
     ·法律评价部分第35-36页
     ·法律信仰部分第36页
   ·现状调查结论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第36-40页
     ·定性分析第36-37页
     ·定量分析第37-40页
7.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建议第40-43页
   ·法治教学建议第40页
   ·校园社会管理建议第40-41页
   ·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建议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附录第44-49页
致谢第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改居”后合肥新市民社区文化归属感研究
下一篇:稻麦主要病虫的CBR预测模型参数优化及知识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