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高温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高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混凝土本构理论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含宏观裂纹混凝土高低温冻融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试验概况第20-22页
  §2.2.1 试样制作第20-21页
  §2.2.2 试验设备及过程第21-22页
  §2.2.3 轴压破坏试验第22页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2-28页
  §2.3.1 试验现象及机理分析第22-24页
  §2.3.2 应力-应变曲线与裂纹条数及高低温循环次数的关系第24-26页
  §2.3.3 抗压强度与裂纹条数及高低温循环次数的关系第26-27页
  §2.3.4 弹性模量与裂纹条数及高低温循环次数的关系第27-28页
 §2.4 混凝土损伤度计算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温度、时间的关系第30-42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高温后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第30-33页
  §3.2.1 试件制作第30-31页
  §3.2.2 试验设备第31页
  §3.2.3 试验步骤与内容第31-32页
  §3.2.4 试验现象第32-33页
 §3.3 试验数据分析第33-41页
  §3.3.1 抗压强度与温度、时间的关系第33-36页
  §3.3.2 弹性模量与温度、时间的关系第36-39页
  §3.3.3 应力-应变曲线与温度、时间的关系第39-40页
  §3.3.4 峰值应变与温度、时间的关系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高温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42-52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试验概况第42-45页
  §4.2.1 试样制作第42页
  §4.2.2 混凝土高温循环试验第42-44页
  §4.2.3 单轴抗压试验第44-45页
 §4.3 试验结果分析第45-51页
  §4.3.1 峰值应力与加热温度、循环次数的关系第45-47页
  §4.3.2 峰值应变的变化规律第47-48页
  §4.3.3 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第48-49页
  §4.3.4 应力-应变曲线与温度、循环次数的关系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高温后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模型第52-68页
 §5.1 高温后混凝土轴压随机损伤本构模型推导第52-62页
  §5.1.1 高温后混凝土物理模型第52-56页
  §5.1.2 高温后混凝土轴压本构方程的建立第56-58页
  §5.1.3 高温后混凝土受压细观力学分析第58-62页
 §5.2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试验验证第62-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基于 Monte-Carlo 随机有限元法的高温后混凝土受压构件失效概率分析第68-86页
 §6.1 Monte-Carlo 随机有限元法简介第68-69页
 §6.2 ANSYS 概率设计系统(PDS)简介第69-71页
 §6.3 基于 ANSYS 概率设计系统对混凝土轴压柱失效概率分析第71-84页
  §6.3.1 结构输入变量的概率模型和参数确定第71-77页
  §6.3.2 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第77-79页
  §6.3.3 轴压柱失效概率分析第79-84页
 §6.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7.1 总结第86页
 §7.2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酰甲胺磷农药的纳米TiO2-UV光催化降解特性研究
下一篇:含纳米微粒的低温保护剂热物性的DSC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