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产氢光合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氢酶的系统发育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各种制氢方法第12-14页
     ·工业电解水制氢第12页
     ·重油(或渣油)部分氧化重整制氢法第12-13页
     ·石化燃料制氢第13页
     ·生物制氢第13-14页
   ·光合细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6页
     ·光合细菌的产氢机理第16-18页
     ·光合单位第18-19页
     ·固氮酶第19页
     ·氢酶第19-20页
     ·影响光合产氢的物理因素第20-23页
     ·光合细菌产氢效率的提高第23-26页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第26页
     ·课题来源第26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课题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高产氢光合细菌的筛选和鉴定第27-44页
   ·试验材料第27-29页
     ·实验样品采集第27页
     ·实验设备第27-28页
     ·实验试剂第28-29页
     ·培养基第29页
   ·光合细菌的富集第29-30页
   ·光合细菌的鉴定第30-34页
     ·16S rDNA 测序鉴定原理第30-31页
     ·16S rDNA 序列的 PCR 扩增第31-33页
     ·16S rDNA 序列 PCR 扩增产物检第33页
     ·16S rDNA 序列 PCR 扩增产物测序和 Blast 比对第33页
     ·光合细菌革兰氏染色第33-34页
     ·光合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4页
     ·光合细菌特征吸收峰的测定第34页
   ·光合细菌产氢量的测定第34-36页
   ·菌种保存第36-37页
     ·常规保存第36页
     ·抽真空冻干保存第36-37页
   ·实验结果第37-42页
     ·光合细菌分离纯化结果第37页
     ·革兰氏染色结果第37-38页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第38-39页
     ·特征吸收峰的测定第39页
     ·16S rDNA 扩增电泳结果和测序结果第39-41页
     ·产氢量的测定第41-42页
   ·讨论第42-43页
   ·本章总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光合细菌氢酶进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第44-54页
   ·引言第44页
   ·材料和方法第44-45页
     ·序列来源第44页
     ·方法第44-45页
   ·结果与分析(以 Oscillatoriales cyanobacterium JSC-12 氢酶为例)第45-50页
     ·Oscillatoriales cyanobacterium JSC-12 氢酶理化性质分析第45页
     ·Oscillatoriales cyanobacterium JSC-12 氢酶跨膜结构域预测、信号肽分析及亚细胞定位第45-47页
     ·Oscillatoriales cyanobacterium JSC-12 氢酶二级结构预测和分析第47页
     ·氢酶系统发育分析第47-50页
   ·结果第50-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蝎蛉翅形分析(长翅目:蝎蛉科)
下一篇:mRNA二级结构与基因功能和基因必要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