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四种白蚁纤维素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前言第10-19页
   ·白蚁的分类第10页
   ·白蚁的生物学特性第10-11页
   ·白蚁肠道和肠道共生微生物第11-12页
   ·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第12-15页
     ·纤维素的分子结构和组成第12页
     ·纤维素酶的组成第12-13页
     ·纤维素酶的结构第13-14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14-15页
   ·白蚁纤维素酶及相关研究第15-17页
     ·白蚁自身分泌的内源性纤维素酶第15-16页
     ·白蚁肠道共生原生动物来源的纤维素酶第16页
     ·白蚁肠道共生细菌来源的纤维素酶第16-17页
     ·白蚁共生真菌来源的纤维素酶第17页
   ·白蚁纤维素酶的活性及分布第17-1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9-23页
   ·实验材料第19-20页
     ·白蚁的采集与饲养第19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19页
     ·主要化学试剂第19-20页
   ·实验方法第20-23页
     ·白蚁纤维素酶粗酶液的提取第20页
     ·白蚁肠道不同组织部位纤维素酶粗酶液的提取第20页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第20-21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第21页
     ·内切-β-1,4-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外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第21页
     ·酶活力单位定义第21-22页
     ·白蚁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条件的测定第22页
     ·白蚁不同组织部位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第22页
     ·Native-PAGE电泳技术显示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第22-23页
4. 实验结果第23-48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体内纤维素酶的活性测定第23-29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纤维素酶粗酶液的提取第23页
     ·蛋白质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23-24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24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时间第24-25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纤维素酶的最适底物浓度第25-26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26-27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第27-28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各组织部位纤维素酶活测定第28页
     ·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各组织部位纤维素酶Native-PAGE电泳第28-29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29-35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纤维素酶粗酶液制备第29-30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30-31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31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时间第31-32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纤维素酶的最适底物浓度第32-33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33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第33-34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不同组织部位的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34-35页
     ·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肠道各组织部位EG酶的种类和分布第35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35-41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纤维素酶粗酶液的提取第35-36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36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36-37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时间第37-38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纤维素酶反应的最适底物浓度第38-39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39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第39-40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各组织部位纤维素酶活测定第40-41页
     ·象白蚁Nasutitermes sp.白蚁肠道不同部位EG酶的种类和分布第41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41-48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纤维素酶粗酶液的提取方法第41-42页
     ·蛋白含量的测定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42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的确定第42-43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时间第43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纤维素酶反应的最适底物浓度第43-44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44-45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第45-46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各组织部位纤维素酶活测定第46页
     ·锯白蚁Microcerotermes sp.肠道不同部位EG酶的种类和分布第46-48页
5. 讨论第48-52页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方法第48页
   ·四种白蚁三种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条件的比较第48-49页
   ·四种白蚁肠道及其不同组织部位的纤维素酶活性的比较第49-50页
   ·白蚁不同组织部位EG酶的Native-PAGE电泳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囊藻毒素提取物与水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下一篇: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对小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