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2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 ·土地整治的概念 | 第14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的概念 | 第14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第14-15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 3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 第18-28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 第18-19页 |
| ·农用地整治环境影响识别 | 第18页 |
| ·建设用地整治环境影响识别 | 第18-19页 |
| ·土地复垦环境影响识别 | 第19页 |
| ·土地开发环境影响识别 | 第19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 第19-20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 第20-22页 |
|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 第22-28页 |
| ·常用方法介绍 | 第22-23页 |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 4 基于 DPSIR 模型的林州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28-44页 |
| ·林州市概况 | 第28-29页 |
| ·地理位置 | 第28页 |
| ·自然条件 | 第28-29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9页 |
| ·林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 ·土地利用特点 | 第30页 |
| ·林州市生态环境现状与分析 | 第30-32页 |
| ·林州市生态环境现状 | 第30-31页 |
| ·林州市生态环境问题 | 第31-32页 |
| ·林州市土地整治规划分析 | 第32-35页 |
| ·规划背景 | 第32页 |
| ·规划目标 | 第32-33页 |
| ·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 ·基于 DPSIR 模型的林州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35-44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36-40页 |
| ·评价指标标准化、分值确定 | 第40-43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林州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44-51页 |
| ·方法及数据收集 | 第44-46页 |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 | 第44-45页 |
| ·土地生态系统分类 | 第45页 |
| ·数据来源及地类调整 | 第45-46页 |
| ·生态服务价值估算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 ·林州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预防、减缓措施 | 第49-51页 |
| ·不良环境影响分析 | 第49页 |
| ·预防、减缓措施 | 第49-51页 |
| 6 结论 | 第51-53页 |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 ·创新之处 | 第51页 |
| ·展望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ABSTRACT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