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校企联合 | 第12页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第12-13页 |
(三)动漫 | 第13页 |
(四)高校 | 第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一)关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注释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动漫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 第20-25页 |
一、中国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 第20-22页 |
(一)中国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第20页 |
(二)中国动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二、中国动漫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 第22-25页 |
(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二)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25-34页 |
一、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涵义与要素分析 | 第25-29页 |
(一)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25页 |
(二)校企联合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 第25-29页 |
二、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分析 | 第29-32页 |
(一)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应用型 | 第29-30页 |
(二)课程设置应定位为市场导向型 | 第30-31页 |
(三)教学模式应定位为全员参与型 | 第31-32页 |
(四)评价机制应定为为能力形成型 | 第32页 |
三、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 第32-33页 |
(一)校企联合有利于高等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 | 第32-33页 |
(二)校企联合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33页 |
(三)校企联合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第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黑龙江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利用资源分析 | 第34-38页 |
一、黑龙江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产业资源分析 | 第34-35页 |
二、黑龙江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资源分析 | 第35-36页 |
三、黑龙江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资源分析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第五章 黑龙江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 第38-45页 |
一、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二、基本内容 | 第39-42页 |
(一)动漫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合作内容 | 第39-40页 |
(二)黑龙江省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第40-42页 |
三、保障体系设计 | 第42-44页 |
(一)法律法规政策保障 | 第42-43页 |
(二)制度保障 | 第43页 |
(三)机制保障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