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北宋花鸟画中“野逸”趣味的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9页
第一章 “野逸”趣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第9-14页
 第一节 “野逸”的概念和趣味的确立第9-11页
  一、“野”和“逸”的含义第9-10页
  二、“野逸”趣味作为绘画审美观念的确立和体现第10-11页
 第二节 花鸟画中“野逸”趣味的产生第11-14页
  一、“野逸”趣味形成前的花鸟画发展概况第11-12页
  二、“徐熙野逸”的趣味表观第12-14页
第二章 北宋花鸟画中“野逸”趣味的发展第14-29页
 第一节 北宋初期出现的“野逸”趣味表现第14-19页
  一、赵昌对花鸟画中“野逸”趣味的初探第15-17页
  二、易元吉花鸟画中的“野逸”趣味表现第17-19页
 第二节 “野逸”趣味表现在北宋中期的壮大发展第19-23页
  一、变革花鸟画单一格局的画家崔白第20-22页
  二、宫廷画家吴元瑜的“野逸”趣味表现第22-23页
 第三节 北宋晚期“野逸”趣味表现的普遍化第23-29页
  一、徽宗赵佶的大力倡导第23-25页
  二、文人画家苏轼的赏识表现第25-29页
第三章 形成北宋“野逸”趣味现象的影响因素第29-39页
 第一节 帝王和士人的审美观念对“野逸”花鸟画的影响第29-32页
  一、帝王的审美为“野逸”趣味开辟了新平台第29-30页
  二、文人的审美观对“野逸”趣味的促进作用第30-32页
 第二节 北宋社会环境和理学思想的影响第32-35页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为“野逸”趣味发展提供了心理契机第32-34页
  二、理学思想影响下的“野逸”趣味绘画方式和表现第34-35页
 第三节 北宋山水画表现促进了画坛“野逸”趣味的氛围营造第35-39页
第四章 “野逸”趣味对花鸟画创作的意义思考第39-44页
 第一节 “野逸”趣味下的精神内涵第39页
 第二节 “野逸”趣味影响下的现当代花鸟画创作第39-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都市水墨人物画特征研究
下一篇:对现当代梯田题材山水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