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国内外禾本科牧草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常规育种技术的应用 | 第10-11页 |
·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 | 第11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禾草育种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转基因育种技术在禾本科牧草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2 多花黑麦草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多花黑麦草育种概况 | 第13-15页 |
·异花授粉植物混合取样在研究遗传多样性或品种鉴定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DNA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品种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原理 | 第16页 |
·DNA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植物品种鉴别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SSR分子标记在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 第19-20页 |
·利用SSR标记分析多花黑麦草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研究 | 第20页 |
·多花黑麦草优良品种(系)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 第22-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试验材料及来源 | 第22-23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与测定项目 | 第24页 |
·小区设计 | 第24页 |
·观测项目及方法 | 第24页 |
·田间管理 | 第24-25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生育期和抗逆性 | 第25-26页 |
·形态性状分析 | 第26-28页 |
·植株生长速度 | 第28-29页 |
·产草量分析 | 第29-32页 |
·两试验地的产量差异比较 | 第29页 |
·品种间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 | 第29-31页 |
·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 第31页 |
·多花黑麦草冬春季节产量分析 | 第31-32页 |
·茎叶比 | 第32-33页 |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第33-34页 |
·品种的综合评价 | 第34-35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35-37页 |
·多花黑麦草冬春季节生长迅速 | 第35页 |
·多花黑麦草的丰产与稳产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多花黑麦草的营养品质好,粗蛋白含量高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利用SSR标记分析多花黑麦草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研究 | 第37-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DNA提取 | 第38页 |
·扩增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38-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多态性信息量指数比较 | 第39-40页 |
·等位基因数量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单个SSR座位上等位基因种类和缺失等位片段频率的比较 | 第41-43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利用SSR技术构建多花黑麦草品种指纹图谱 | 第45-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供试材料 | 第45-46页 |
·DNA提取 | 第46页 |
·扩增反应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 第48-49页 |
·引物高效性分析 | 第49-51页 |
·品种(系)指纹图谱建立 | 第51-52页 |
·聚类分析 | 第52-53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图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