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基因F238在毕赤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21页 |
·蚓激酶的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蚓激酶溶栓作用概述 | 第9-10页 |
·蚓激酶的结构特征 | 第10页 |
·蚓激酶生理学特征 | 第10-11页 |
·蚓激酶的基因工程研究 | 第11-12页 |
·蚓激酶的临床应用进展 | 第12-13页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越性 | 第13页 |
·毕赤酵母的质粒载体 | 第13-14页 |
·毕赤酵母表达宿主菌 | 第14-15页 |
·影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 | 第15-16页 |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简介 | 第16-18页 |
·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的优势 | 第16-17页 |
·枯草芽孢杆菌的质粒载体 | 第17页 |
·枯草芽孢杆菌宿主菌及应用 | 第17-18页 |
·枯草杆菌表达系统存在问题 | 第18页 |
·本题的立题依据及实验内容 | 第18-21页 |
·立体依据 | 第18-19页 |
·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6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3页 |
·相关溶液 | 第23-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抗生素 | 第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蚓激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26-31页 |
·蚓激酶基因F238的克隆 | 第26页 |
·表达载体pPIC3.5K-F238的构建 | 第26-28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 | 第28-30页 |
·酵母工程菌株的诱导表达 | 第30页 |
·重组蚓激酶的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蚓激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 第31-35页 |
·重组质粒pBE2R-F238的构建 | 第31-33页 |
·SDS-PAGE检测 | 第33页 |
·重组蚓激酶的活性测定 | 第33页 |
·质粒稳定性的检验 | 第33-34页 |
·工程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62页 |
·蚓激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35-45页 |
·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蚓激酶基因的扩增 | 第35-36页 |
·重组质粒pPIC3.5K-F238的构建 | 第36-39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 | 第39-41页 |
·转化子表型的鉴定 | 第41页 |
·耐高高浓度G418工程菌株的筛选 | 第41-42页 |
·酵母工程菌株的诱导表达 | 第42-43页 |
·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产物 | 第43-44页 |
·重组蚓激酶的活性测定 | 第44-45页 |
·蚓激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 第45-52页 |
·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的蚓激酶基因的扩增 | 第45-46页 |
·重组质粒pBE2R-F238的构建 | 第46-49页 |
·枯草芽孢杆菌化转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49页 |
·转化子的筛选及鉴定 | 第49-50页 |
·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 | 第50页 |
·蚓激酶的活性测定 | 第50-51页 |
·质粒稳定性的检验 | 第51-52页 |
·工程菌培养基的优化 | 第52-57页 |
·工程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52-53页 |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第53-54页 |
·碳源添加量对工程菌产酶的影响 | 第54页 |
·不同氮源对工程菌产酶的影响 | 第54-55页 |
·氮源浓度对工程菌产酶的影响 | 第55-56页 |
·无机盐正交试验 | 第56-57页 |
·工程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57-61页 |
·种龄对酶活的影响 | 第57-58页 |
·pH值对酶活的影响 | 第58-59页 |
·培养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59页 |
·装液量对酶活的影响 | 第59-60页 |
·培养时间对枯草杆菌产酶的影响 | 第60-61页 |
·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61-62页 |
4 结论 | 第62-63页 |
5 展望 | 第63-6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8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