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转矩观测器及其在新型风机中的应用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世界风能资源与风力发电 | 第10-11页 |
·中国风能资源与风力发电 | 第11-12页 |
·目前风力发电技术 | 第12-20页 |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 | 第13-15页 |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 | 第15-19页 |
·双馈电机与直驱电机特性对比 | 第19-20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新型电网友好型前端调速风力发电机介绍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设计仿真软件平台GH Bladed介绍 | 第21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2 新型风机—电网友好型可变速比风电齿轮箱 | 第23-30页 |
·新型前端调速风电机组介绍 | 第23-26页 |
·变速比齿轮前端调速风机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行星齿轮机构传动特性 | 第25-26页 |
·风机控制策略 | 第26-29页 |
·风机启动阶段 | 第27页 |
·变速运行阶段 | 第27-28页 |
·恒速运行阶段 | 第28页 |
·恒功率运行阶段 | 第28-29页 |
·停机和脱网阶段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调速电机负载估计算法及平台搭建 | 第30-46页 |
·坐标变换 | 第30-34页 |
·三相静止坐标系与两相静止坐标系变换 | 第30-33页 |
·两相静止坐标系与两相旋转坐标系变换 | 第33-34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4-39页 |
·永磁同步电机再A-B-C坐标下的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永磁同步电机在α-β坐标下的数学表达式 | 第36-37页 |
·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下的数学表达式 | 第37-39页 |
·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估计 | 第39-41页 |
·电压模型估计转矩 | 第39-40页 |
·电流-速度模型估计转矩 | 第40-41页 |
·转矩估计实验平台搭建 | 第41-46页 |
4 新型前端调速风机齿轮箱模型建立与仿真 | 第46-59页 |
·新型风机差动可变速比齿轮箱模型 | 第46-51页 |
·前端调速风机系统传动结构及参数 | 第46-47页 |
·扭矩传递模型 | 第47-49页 |
·动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仿真流程 | 第50-51页 |
·Bladed模型设置 | 第51-55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