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系统设计、集成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提出第12-15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5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7页
   ·课题总体结构说明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数字化系统关键理论与技术第18-2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第18-19页
     ·无线传感器的应用特点第18-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第19页
   ·数据库技术理论第19-22页
     ·数据库系统的产生与发展第19-20页
     ·数据模型概论第20页
     ·概念模型第20-21页
     ·数据模型第21页
     ·关系数据库第21-22页
   ·数据整编第22页
   ·三维可视化技术第22-26页
   ·预报警平台研究第26-27页
   ·大坝施工数字化业务流程研究第27-28页
     ·业务覆盖范围第27-28页
     ·总体业务流程规划图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29-41页
   ·系统设计目标第29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29-30页
   ·系统可行性研究第30-31页
     ·技术可行性第31页
     ·经济可行性第31页
     ·操作可行性第31页
   ·系统总体架构研究第31-39页
     ·服务器端平台第32-34页
       ·系统概述第32-33页
       ·系统结构第33-34页
     ·桌面客户端平台第34页
       ·系统概述第34页
       ·系统结构第34页
     ·手持终端平台第34-36页
       ·系统概述第34-35页
       ·系统结构第35-36页
     ·应用集成平台第36-38页
       ·系统概述第36页
       ·基于 ESB 的应用集成方案第36-37页
       ·接口方案第37-38页
     ·自动采集平台第38-39页
       ·系统概述第38页
       ·系统结构第38-39页
   ·系统开发平台及原理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第41-67页
   ·业务功能规划第41-42页
   ·网络拓扑结构第42-43页
   ·数据库设计第43-44页
   ·三维模型设计第44-46页
   ·概念结构设计第46-48页
   ·逻辑结构设计第48-49页
   ·物理结构设计第49-52页
   ·系统类库设计第52-55页
   ·系统界面设计第55-66页
     ·大坝缆机吊罐定位子系统界面第55-56页
     ·拱坝施工期温控决策支持子系统界面第56-59页
     ·灌浆实时监控子系统界面第59-63页
     ·安全监测数据信息子系统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系统集成与实现第67-87页
   ·系统运行及安装第67页
   ·大坝砼施工过程管理系统第67-74页
     ·GPS 缆机吊罐定位子系统第67-70页
       ·系统概述第67-69页
       ·业务功能第69页
       ·应用成果第69-70页
     ·大坝施工进度仿真系统第70-74页
       ·系统概述第70-72页
       ·业务功能第72-73页
       ·应用成果第73-74页
   ·拱坝施工温控决策支持系统第74-78页
     ·系统概述第74-76页
     ·业务功能第76-78页
     ·应用成果第78页
   ·大坝基础灌浆过程管理系统第78-80页
     ·系统概述第78-79页
     ·业务功能第79-80页
     ·应用成果第80页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信息系统第80-84页
     ·系统概述第80-81页
     ·业务功能第81-83页
     ·应用成果第83-84页
   ·数字监控图像信息采集系统第84-85页
     ·系统概述第84页
     ·业务功能第84-85页
     ·应用成果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90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第87-88页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8-90页
     ·软件接口与集成工作组织第88页
     ·硬件建设工作组织第88页
     ·数据编码工作组织第88-89页
     ·三维建模工作组织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燃气生产计划项目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下一篇:基于RFID的制药厂仓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