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与道德风险 | 第13-21页 |
(一)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概念 | 第13页 |
(二)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标准 | 第13-15页 |
(三) 道德风险的界定 | 第15-17页 |
(四) 道德风险的实际来源 | 第17-21页 |
二、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法律监管难题 | 第21-26页 |
(一) 经济体制的制度性缺陷 | 第21页 |
(二) 金融机构联结性风险 | 第21-22页 |
(三) 监管制度自身的缺陷 | 第22-23页 |
(四) 内部控制能力差 | 第23-24页 |
(五) 从业人员素质低 | 第24-26页 |
三、境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监管的比较分析 | 第26-34页 |
(一) 美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监管 | 第26-28页 |
(二) 瑞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监管 | 第28-29页 |
(三) 日本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监管 | 第29-31页 |
(四) 欧盟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监管 | 第31-32页 |
(五) 境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四、完善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法律监管 | 第34-42页 |
(一) 有效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 第35-36页 |
(二) 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密切结合 | 第36-37页 |
(三) 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四)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构 | 第38-39页 |
(五) 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有效处置制度 | 第39-40页 |
(六) 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 | 第40-41页 |
(七)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