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企业合并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13-18页 |
·企业合并概念 | 第13-14页 |
·国外反垄断法关于企业合并的定义 | 第13-14页 |
·我国反垄断法关于企业合并的定义 | 第14页 |
·企业合并的原因分析及其与反垄断法的辩证关系 | 第14-16页 |
·企业合并的原因分析 | 第14-15页 |
·企业合并与反垄断法的辩证关系 | 第15-16页 |
·对企业合并进行反垄断法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16-18页 |
·哈佛学派 | 第16-17页 |
·芝加哥学派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国外关于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比较 | 第18-27页 |
·欧盟企业合并规制的法律制度 | 第19-21页 |
·欧盟竞争法的思想源泉 | 第19-20页 |
·欧盟企业合并规制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20页 |
·欧盟企业合并规制制度的特征 | 第20-21页 |
·美国企业合并规制的法律制度 | 第21-27页 |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思想源泉 | 第21-22页 |
·美国企业合并规制制度的法律渊源 | 第22-24页 |
·美国企业合并规制制度的主要特征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规制的实体标准 | 第27-41页 |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28-33页 |
·相关市场的概念 | 第28-32页 |
·对相关市场界定的意义 | 第32-33页 |
·相关市场的集中度 | 第33-36页 |
·市场集中率 | 第34页 |
·市场份额 | 第34-35页 |
·赫尔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Hirshmann-Indes 简称HHI) | 第35-36页 |
·其他相关因素 | 第36-41页 |
·市场进入障碍 | 第37页 |
·市场效率 | 第37-38页 |
·技术进步与创新 | 第38-41页 |
第四章 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规制的审查程序 | 第41-49页 |
·企业合并的初步审查 | 第41-42页 |
·企业合并的进一步审查 | 第42页 |
·企业合并的豁免 | 第42-45页 |
·合并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率 | 第43-44页 |
·合并有利于改善竞争条件 | 第44页 |
·破产企业合并 | 第44页 |
·存在潜在竞争的情况下 | 第44页 |
·合并是否使已有的市场支配地位发生质的改变 | 第44-45页 |
·合并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 第45页 |
·企业合并的救济措施 | 第45-46页 |
·企业合并与国家安全 | 第46-49页 |
第五章 对我国《反垄断法》规制企业合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立法建议 | 第49-55页 |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企业合并的立法现状 | 第49-52页 |
·用“经营者集中”概念取代“企业合并”概念 | 第49-50页 |
·对经营者集中采取事前强制申报和审查制度 | 第50页 |
·在程序上实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两步走的步骤 | 第50-51页 |
·对经营者集中实行减少实质性竞争的标准 | 第51页 |
·有限豁免的原则 | 第51-52页 |
·我国反垄断规制企业合并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建议 | 第52-55页 |
·关于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52-53页 |
·关于企业合并的豁免制度规制得不够具体 | 第53页 |
·企业合并申报标准没有明文规定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