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页
一、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民生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9-16页
 (一) 世情要求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建设第9-12页
  1.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第10页
  2. 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第10-12页
 (二) 国情要求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建设第12-14页
  1. 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第12-13页
  2. 适应社会阶层变化的需要第13-14页
  3. 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第14页
 (三) 党情要求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建设第14-16页
  1. 落实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第14-15页
  2. 稳固执政根基的需要第15-16页
  3. 完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第16页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及实践的新发展第16-25页
 (一) 十六大前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发展概述第16-19页
  1.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确立第17-18页
  2. 邓小平对民生思想的恢复和发展第18-19页
  3. 江泽民对民生思想的深化第19页
 (二)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新发展第19-22页
  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民生建设第21-22页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民生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第22页
  3. 大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为民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22页
 (三)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实践创新第22-25页
  1. 引入了民众参与民生建设的机制第22-23页
  2. 扩展了改善民生建设的渠道第23-24页
  3. 基本建立全民医疗和社保体系第24页
  4. 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第24-25页
三、十六大以来我国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25-32页
 (一) 我国民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30页
  1. 房价、物价居高不下第25页
  2. 食品安全缺乏保障第25-26页
  3. 社会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第26-27页
  4. 教育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第27-28页
  5. 就业压力大第28页
  6.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28-30页
  7. 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第30页
 (二) 我国民生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0-32页
  1. 民生建设的运行机制不健全第30-31页
  2. 民众参与民生建设的意识淡薄第31-32页
  3. 用于保障民生的财政资源分配不合理第32页
四、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第32-42页
 (一) 党和国家要高度重视民生建设第33-36页
  1. 充分认识加强民生建设的重要性第33页
  2. 加强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第33-34页
  3. 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关于民生建设的绩效考评制度第34-36页
 (二) 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参与民生建设第36-37页
  1. 人民群众是民生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第36页
  2. 拓展人民群众参与民生建设的渠道第36-37页
 (三) 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第37-42页
  1. 建立和完善民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第37-39页
  2. 加大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第39-40页
  3. 切实解决关系群众民生的实际问题第40-41页
  4. 加大防腐反腐力度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资料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意识”探析
下一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