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负荷分析论文--系统中能量损失的降低及无功功率的补偿论文

10kV配电网实时线损统计及分析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引言第10页
   ·国内外线损现状及研究方向第10-11页
   ·国内线损管理的发展方向第11页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重要意义第11-12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第12页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配电网线损理论基础第14-23页
   ·线损的基本概念第14-16页
     ·线损的定义第14-15页
     ·线损率的定义第15页
     ·线损的分类第15-16页
     ·线损的产生原因第16页
   ·配电网线损的模型及组成第16-18页
     ·配电网线损的模型第16-17页
     ·配电网线损的研究对象第17页
     ·配电网各类线损的组成第17-18页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第18-21页
     ·理论线损计算概述第18-19页
     ·几种常用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第19-21页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10kV配电网实时线损统计及分析的研究第23-53页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10kV配电网结构第23页
     ·10kV配电网计量方式第23-25页
     ·10kV线损统计方式第25页
     ·10kV线损责任分工情况第25-26页
     ·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6页
   ·10kV配电网实时线损统计及分析的主要思路第26-28页
   ·数据信息的分析第28-30页
     ·数据信息的类型和内容第28-29页
     ·数据信息的来源第29-30页
   ·数据信息的选择与整合第30-32页
     ·数据信息的选择第30-31页
     ·数据信息的整合第31-32页
   ·实时电量的采集第32-37页
     ·选取合理的采集通信方案第32-34页
     ·电量采集方式第34-35页
     ·配置智能的采集终端第35-37页
   ·电量数据的提取和加工处理第37-39页
     ·电量数据的提取第38页
     ·数据的合理性检查和校验第38页
     ·电量的人工修补第38页
     ·电量数据的存储第38页
     ·电量计算第38-39页
     ·电量统计第39页
   ·实时线损统计第39-43页
     ·实时线损统计的流程第39-40页
     ·实时线损统计电量的构成第40-41页
     ·线损的计算公式第41-42页
     ·10kV线路互带情况下的线损统计第42-43页
   ·工作单流转情况的实时统计第43-44页
   ·实时线损的分析第44-51页
     ·分压实时线损分析第44-45页
     ·10kV层面分线实时线损分析第45-47页
     ·低压台区实时线损分析第47页
     ·供、售电量预测分析第47页
     ·责任单位实时线损分析第47-48页
     ·重点区段的实时线损分析第48-49页
     ·实时线损的对比分析第49-50页
     ·10kV及以下配电网实时线损的综合分析第50页
     ·其他分析第50-51页
   ·实时线损的考核第51-52页
     ·10kV高压层面实时线损考核第51-52页
     ·低压台区实时线损考核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10kV配电网实时线损统计及分析系统的软件实现第53-63页
   ·系统概述第53页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第53-56页
     ·系统的结构第53-55页
     ·系统的数据流程第55-56页
   ·系统的功能模块第56-60页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第56页
     ·基础参数的维护第56-57页
     ·数据的采集、提取与加工第57-58页
     ·供、售电量及实时线损的统计第58-59页
     ·实时线损的分析第59页
     ·线损的辅助分析第59-60页
   ·系统的实际应用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总结及展望第63-65页
   ·总结第63页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免疫算法的火电厂绿色调度研究
下一篇:运城电网低频减载方案核定与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