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主成分LOGISTIC方法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言第8-14页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文献综述第9-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2页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数据来源第13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第14-22页
   ·理论基础第14-17页
     ·信息经济学第14页
     ·有效市场假说第14-15页
     ·逆向选择第15-16页
     ·道德风险第16页
     ·寻租第16-17页
   ·相关概念及现状第17-22页
     ·信用及个人信用第17-18页
     ·信用体系及农村个人信用体系第18-19页
     ·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第19-22页
第三章 模型设定、数据的来源及样本信用特征第22-32页
   ·模型设定第22-26页
     ·主成分logistic的原理和方法第22-24页
     ·主成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具体步骤第24-25页
     ·因变量和解释变量第25-26页
   ·数据来源以及样本信用特征第26-32页
第四章 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2-38页
   ·主成分分析第32-34页
   ·模型构建和检验第34-35页
   ·模型解释与应用第35-38页
第五章 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体系构建设想第38-44页
   ·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第38-39页
   ·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体系模式选择第39-40页
   ·宏观层面第40-42页
     ·政府与人民银行第40-41页
     ·社会专业机构第41页
     ·培养农村道德文化理念第41-42页
   ·微观层面第42-44页
     ·建立合理的农村个人信用评判标准体系第42页
     ·建立科学实用的农户信用档案第42页
     ·建立符合农户特点的信用评价标准第42-44页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4-48页
   ·主要结论第44页
   ·政策建议第44-48页
     ·加快立法进程,为农村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第44-45页
     ·强化政府、主管部门在构建农村信用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第45-46页
     ·增强农户在构建农村个人信用体系中的信用自律意识第46页
     ·强化金融、信用中介机构在农户信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第46页
     ·完善农户信用风险分散体系第46-47页
     ·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生”视角下现代银企关系抑制信贷风险研究
下一篇:盐城地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现状和发展研究